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以明山居韵·其四》
《和王以明山居韵·其四》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饱食长腰米,高撑过顶枝。

閒寻施药地,细剖讼花辞。

雾眼添灯晕,云瓢挂瘿师。

山斋通夜雨,肠断子瞻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居所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饱食长腰米”展现了一种自给自足、与自然亲近的生活状态,长腰米可能指的是当地的一种优质稻米,饱食则体现了生活的富足与满足。

“高撑过顶枝”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环境的高远与开阔,枝条仿佛触碰到头顶,暗示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之高峻。

“闲寻施药地,细剖讼花辞”,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与社会责任感。他不仅享受着自然的馈赠,还关注着周围的人们,通过施药帮助有需要的人,同时也细心处理诉讼案件中的纠纷,体现了其仁爱之心和对社会事务的关注。

“雾眼添灯晕,云瓢挂瘿师”,这两句则描绘了夜晚山居的情景。雾气弥漫,灯光在雾中显得更加柔和,仿佛增添了一层温暖的晕光。云瓢,可能是指一种用来盛水或食物的器具,在这里被赋予了云的意象,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瘿师,可能是指一种特殊的植物或器物,这里用来形容云瓢的形状独特,富有艺术感。

最后,“山斋通夜雨,肠断子瞻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风雨时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人苏轼(字子瞻)作品的深深怀念。山斋中的夜雨,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引发了他的思绪万千。而对子瞻诗的怀念,则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敬仰,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感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和汪正夫梅·其六

妖花烂漫敌清才,邺骑还惊宝玦来。

郑国枉教兰作佩,定应不识楚江梅。

(0)

自嘲

乐府休翻白苧歌,樽前已怯卷红螺。

壮心虽欲未伏老,争奈秋来白发何。

(0)

尘埃

袖里金锤白氎袍,尘埃自古出英豪。

胸中愤气蟠不得,一夜虹蜺万丈高。

(0)

林治中近有捕虎之役调以拙诗

豺狼当道实堪嗔,就乳于菟笑楚臣。

冯妇下车宜众说,将军射石见心真。

渡河应避冯河勇,搏兽终归舞兽仁。

他日朕虞须命益,九官济济定相亲。

(0)

山行

山行心迹已双清,骤见清溪眼为明。

鬼谷洞前符竹在,观音岩下魶鱼行。

宗师宴坐空馀石,龙女分流不作声。

人影交横到林薄,绿烟深处一猿惊。

(0)

送友人之淮

积得读书身,从教此道贫。

逢秋为远客,知己是何人。

天下方多事,西风至不仁。

但于登眺处,杯酒莫辞频。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