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即彻底是,从来脱体先天地。
非即彻底非,万别千差共一机。
是也是不著,非也非不及,此时佛祖从何立。
晓天霜重泄真机,一颗圆明色非色。
妙体全标处,分明只自知。
是即彻底是,从来脱体先天地。
非即彻底非,万别千差共一机。
是也是不著,非也非不及,此时佛祖从何立。
晓天霜重泄真机,一颗圆明色非色。
妙体全标处,分明只自知。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觉的作品,名为《偈二首(其一)》。诗人以禅宗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探讨了“是”与“非”的哲学问题。他强调“是”与“非”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统一于一个更高的真理之中,这个真理超越了一切分别和对立。"彻底是"和"从来脱体先天地"表达了超越世俗理解的绝对境界,而"非即彻底非"则揭示了看似对立的两者实为同一机理。
"是也是不著,非也非不及"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表明真正的智慧既不执着于是,也不回避非,达到了一种中道。"佛祖从何立"暗示了在这样的境地,一切传统的权威和概念都失去了立足之处。
最后两句"晓天霜重泄真机,一颗圆明色非色"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真理的显现,如同霜降时天空的清澈,以及那颗既非色又具色的圆明之心,体现了禅宗对空色无常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禅宗的修辞和象征,引导读者体悟到超越对立的真理,强调内在的领悟和自知。
千林凉叶颤秋声,前庭后庭新月明。
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
此去寒衾仙骨冷,可堪清夜泪珠倾。
人生聚散浑无据,相约同游白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