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
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
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桃花。
花开记春不记岁,金椎自劫博浪沙。
亦殊商颜采芝草,唯与少长亲胡麻。
岂意异时渔者入,各各因问人閒赊。
秦已非秦孰为汉,奚论魏晋如割瓜。
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
出洞沿溪梦寐觉,物景都失同回槎。
心寄草树欲复往,山幽水乱寻无涯。
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
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
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桃花。
花开记春不记岁,金椎自劫博浪沙。
亦殊商颜采芝草,唯与少长亲胡麻。
岂意异时渔者入,各各因问人閒赊。
秦已非秦孰为汉,奚论魏晋如割瓜。
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
出洞沿溪梦寐觉,物景都失同回槎。
心寄草树欲复往,山幽水乱寻无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桃花源景象,以鹿变马、龙蛇混杂开篇,暗示了现实世界的混乱。接着描述了人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纷纷隐居山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武陵源中的居民与世无争,种桃花、养鸡犬,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诗人通过“金椎自劫博浪沙”和“商颜采芝草”的典故,寓言式的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对智慧被忽视的感慨。桃花源的居民对外界毫不知情,渔者偶然闯入,也惊讶于这里的安宁。诗人感叹历史变迁,英雄逝去,智慧不再,只剩下石阙见证沧桑。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提醒读者要远离尘世,保持内心的宁静。梦境般的桃花源之旅结束后,诗人醒来发现现实与梦境截然不同,山水之间寻找归宿的道路似乎无尽无涯。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桃花源诗》以诗意的语言构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图景,寄托了他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听琤琤漏永,洗银林、梅英半寒收。
正蟾辉舒粉,云容缕色,切近妆楼。
人在东风伫立,悄悄独凝眸。
多少横斜影,萦绕江流。
只有清香暗度,堕髻簪珥玉,曾赋清游。
认瑶车冰辙,佳致肯延留。
指蓬山、青砂初转,望沧溟、羽佩一同舟。
仙娥许,酒渑与我,消尽春愁。
凭月携箫,溯空秉羽,梦踏绛霄仙去。
花冷街榆,悄中天风露。
并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云容与。
享钧天、九奏传觞,听龙啸,看鸾舞。
惊尘世,悔平生,叹万感千恨,谁怜深素。
群仙念我,好人间难住。
劝阿母、偏与金桃,教酒星、剩斟琼醑。
醉归时、手授丹经,指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