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日凄凉。北雁南翔。惊风吹起不成行。
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为尔惜流光。
还是重阳。故人何处舣危樯。
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
霜露日凄凉。北雁南翔。惊风吹起不成行。
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为尔惜流光。
还是重阳。故人何处舣危樯。
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
这首《浪淘沙令·其一》是宋代词人赵鼎在重阳节时的作品,通过对霜露、北雁、惊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霜露日凄凉,北雁南翔",这两句写出了秋日的清冷和大雁南飞的孤寂,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惊风吹起不成行",进一步强化了离散与无依的情绪。
"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词人借雁影自怜,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梦,日暮天长的景象更增添了愁绪。"为尔惜流光",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怀念。
"还是重阳",点明了节日,但词人并未借此欢聚,反而勾起了对故人的思念。"故人何处舣危樯",想象故人在远方的船上,词人的心愿寄托在那穿越潇湘的千点泪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无法相见的哀愁。
整体来看,赵鼎的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独特的离别之苦和对友情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