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翠岭一千寻"展现了山势的高峻,而"岭上綵云如幄"则运用比喻,将云层比作华美的帐幕,形象生动。"云影波光相射"写出了云彩与湖水的交相辉映,增添了动态之美。"荡楼台春绿"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楼阁在绿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宁静。
诗人笔下的仙女形象也十分动人:"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她轻盈地撩起鬓发,倚靠门扉,如玉般的身姿楚楚动人。最后,诗人以"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收尾,引发对历史遗迹的遐想,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舜祠和竹林,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笔触,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展现出文廷式的独特艺术风格,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江南山水情韵。
九疑连绵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龙吼。
雷公霹雳搜岩幽,化为郁律黄蛇走。
飞电迸火出奇节,黄蛇走立僵如铁。
携看玉女洗头盆,拄上九疑探禹穴。
莫挑马箠渡黄河,莫扣天门阍者诃。
但挂百钱时一醉,从教风雨湿渔蓑。
青钱学士年方少,年少羞为老人调。
即看飞步上蓬瀛,别有青藜夜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