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守声名重泰山,肯将曲学误儒冠。
相期素节终身履,不道青云得路难。
多士联翩阊阖去,忠言凌厉雪霜寒。
朱轓指日归枫禁,廷策烦公具眼看。
贤守声名重泰山,肯将曲学误儒冠。
相期素节终身履,不道青云得路难。
多士联翩阊阖去,忠言凌厉雪霜寒。
朱轓指日归枫禁,廷策烦公具眼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许应龙创作的,名为《和邹守鹿鸣宴》。诗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作者的个人情感。
“贤守声名重泰山”一句,表达了对被誉为贤能之守者的崇敬,其声名之重,如同泰山一般巍峨。这既是对邹守鹿品德高尚的一种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
“肯将曲学误儒冠”一句,则流露出一种自嘲的情绪。曲学指的是不正之学,儒冠则是儒家学者所戴之帽。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学问有所不足,对于不能成为真正的儒家学者的自责。
“相期素节终身履”一句,表明诗人对于保持高尚品德和操守的坚定承诺。“不道青云得路难”则是说到达那高洁的境界并非易事,这里有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一种感慨。
“多士联翩阊阖去,忠言凌厉雪霜寒”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们,他们如同飞鸟一般聚集在一起前行,而他们所说出的忠诚之言却像严冬的雪霜一样锐利。
“朱轓指日归枫禁”一句,通过对车辚(朱轓)指向太阳的动作,隐喻着时光匆匆,人生易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生命有限的感慨。
最后,“廷策烦公具眼看”一句,则是对那些在朝廷中负责策略决策的人发出希望,他们能够洞察世事,明辨是非,用智慧的目光观察世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学问追求以及社会责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卷西风、一行帆影,空濛秋在何许。
沧波更比前番阔,散尽冷鸥閒鹭。漂梦去。
剩荻响萧骚,似学愁人语。萍踪漫数。
奈废苑菰沈,空城潮打,总是断肠处。
悲凉意,暗付江湖倦旅。苍茫休问今古。
浮家便趁莼香好,忍听断鸿啼苦。君记取。
尽照鬓年年,添得吴霜缕。归心易阻。
又兰佩香蘦,桂旗影没,淼淼碧云暮。
断魂事,说与残笺,倦墨能惆怅。
念鬓羞尘镜,泪灰蜡炬,吹箫谁唱。
记影娥池上,长条带月和烟荡。
倩素手,扶醉唤取,柔波双桨。伫高楼望。
剩狂花歧路,飞莺未惜声声,芳草又长。
东风换绿林亭,暗梨云、慊梦来往。
费销凝,是急雨弦声,明霞佩响。
怨色西阑月,窥人昨夜薇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