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弦歌治,能声著海隅。
升堂想遗迹,励志欲齐驱。
伊昔弦歌治,能声著海隅。
升堂想遗迹,励志欲齐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许尚所作,收录在《华亭百咏》中。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古圣先贤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以及自身立志要追随古人的高尚品格与成就。
“伊昔弦歌治”中的“伊昔”,意指往昔,过去;“弦歌”则是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用以比喻治国安邦的美好声音。整句话表达了对古人治国理政之声的怀念和赞赏。
“能声著海隅”中的“能声”,指的是那种能够传播远扬的声音;“著海隅”,则是形容这种声音能够传遍到海边,意即远播四方,影响深远。这两句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们治国理政之声的敬仰,这种声音不仅美好而且影响力巨大。
“升堂想遗迹”中的“升堂”,指的是登上一座建筑物,如亭台楼阁等,意在高处眺望;“想遗迹”,则是站在高处回忆古人的遗留痕迹和事迹。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过去的缅怀。
“励志欲齐驱”中的“励志”,意味着激励自己的决心;“欲齐驱”,则是希望自己能够与古圣先贤并驾齐驱,追随他们的足迹。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立志要学步古人的坚定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美好声音和遗留事迹的怀念,以及个人立志要追随古人优秀品格的表达,展现了一种崇尚历史、向往高远精神境界的意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