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高彻一声低,凭仗东风度水西。
著意听时腔转细,断人肠处思先迷。
雁惊何处沙边渚,船泊前村月下溪。
不道客愁愁不醒,要随羌管入云齐。
一声高彻一声低,凭仗东风度水西。
著意听时腔转细,断人肠处思先迷。
雁惊何处沙边渚,船泊前村月下溪。
不道客愁愁不醒,要随羌管入云齐。
这首《夜闻渔歌》由元代诗人贡性之作,描绘了夜晚渔歌悠扬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
首句“一声高彻一声低”,以对比手法描绘了渔歌的音调,既有高亢激昂,又有低沉婉转,展现了渔歌的丰富层次和情感变化。接着“凭仗东风度水西”一句,借东风之力,将渔歌传至对岸,营造出一种悠远辽阔的氛围。
“著意听时腔转细”写出了听者全神贯注聆听时,渔歌的旋律变得更为细腻,仿佛能触及心灵深处。“断人肠处思先迷”则直接表达了渔歌所蕴含的情感之深,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深深的思绪与情感共鸣。
“雁惊何处沙边渚,船泊前村月下溪”两句,通过雁群的惊动和船只的静泊,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渔歌的悠扬,同时也暗示了远方与近处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不道客愁愁不醒,要随羌管入云齐”两句,点明了渔歌不仅是一种自然的音乐,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唤醒了旅人的思乡之情,让人在悠扬的歌声中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劳顿与孤独,仿佛随着羌笛声一同融入了云霄之中,达到了心灵的释放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渔歌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丰富,以及音乐在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之子被尉荐,走马赴关西。
西人待贤相,抚育庶有宜。
羌膻污右鄙,秦陇含创痍。
健将贪屯聚,砦栅犹鳞差。
四年结不解,粮饷先自疲。
兵分势已弱,贼入纵横驰。
营阵讫不立,安得张吾师。
比来守禦计,尚复纷相訾。
子今位苦下,何由能奋奇。
悉力字羸瘼,姑守簿书期。
甘泉烽火照黄昏,候骑骎骎入雁门。
光禄塞前逢夜月,黄龙城下见愁云。
隐隐轻雷逐车响,颜行使者乐相望。
劳军细柳尊亚夫,持节云中赦魏尚。
自从天子乐休牛,故障遗亭岂重修。
李广不生高祖世,岂得今封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