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宗绩道,我李承天。庆深虚极,符光象先。
俗登仁寿,化阐蟺涓。五千贻范,亿万斯年。
仙宗绩道,我李承天。庆深虚极,符光象先。
俗登仁寿,化阐蟺涓。五千贻范,亿万斯年。
这首诗属于道教背景下的作品,反映了当时道教修炼成仙的理念和信仰。开篇“仙宗绩道,我李承天”表明诗人自诩为仙家后裔,承袭天道。紧接着,“庆深虚极,符光象先”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至高境界的状态,其中“符光”可能指代修炼过程中所获得的神秘力量或象征。
第三句“俗登仁寿,化阐蟺涓”表达了普通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长寿不老,甚至超脱凡尘转变为仙的愿景。其中,“化阐蟺涓”可能暗示了一种从凡胎转变为仙体的过程。
最后两句“五千贻范,亿万斯年”则是对未来无限美好前景的展望,表达了修炼者希望长久地留在仙界,享受永恒岁月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超脱,体现了道教追求不朽和永生的主题。
鉴赏上,这首诗通过描绘仙界美好景象和修炼成仙的过程,展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追求。其语言简练而富有想象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道教文化的特色。
云来已三白,诗唱当再和。
方无望其有,既有不可奈。
方卑看成高,既高还易堕。
妇言天雨米,安得箕可簸。
儿言天雨玉,安得刀可瑳。
粉厚婢思涂,面粗僮欲磨。
茗尘吾自啜,榆荚邻俾货。
我马玉山禾,饥甚睎可剉。
我客金城毡,寒甚睎可坐。
欲出无人踪,且起复且卧。
欲行无地皮,疑坎复疑坷。
下铺鹅肪璧,千里无点涴。
上张狐腋裘,六合无罅破。
仕者有远谋,来年卜农课。
贫者怀近忧,眼下不救饿。
书生于其间,俯吊而仰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