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浑迟在,花乘绝早看。
精神百倍好,风露七分寒。
夜宴醒犹醉,晨妆湿未乾。
子孙更千亿,紫笋绕团栾。
日上浑迟在,花乘绝早看。
精神百倍好,风露七分寒。
夜宴醒犹醉,晨妆湿未乾。
子孙更千亿,紫笋绕团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牡丹盛景图。诗人通过对春日延缓、花开早晨、精神倍增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生命繁衍和美好事物的喜悦之情。
"日上浑迟在,花乘绝早看。"表达的是春天的太阳似乎故意地缓慢升起,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那些早早绽放的牡丹花朵。这两句通过对比日照和花开的速度,突出了牡丹开得格外早、格外盛丽。
"精神百倍好,风露七分寒。"则是诗人在赞美这种自然之美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达到了顶峰,同时又不忘描绘出春日里那微妙的冷意,使画面更添层次感。
"夜宴醒犹醉,晨妆湿未乾。"这两句则转换了场景,从夜晚到清晨,诗人从宴席上醒来,依然感觉到醉意浓重,而牡丹花上的露珠还未干透。这不仅是对时间流转的细腻描写,也是对生命活力和美好事物持续不断的赞颂。
"子孙更千亿,紫笋绕团栾。"这里的"子孙"指的是牡丹花繁衍下来的种子,而"紫笋"则是牡丹的茎干,"团栾"形容牡丹枝叶茂密、团结如栾。诗人以此象征生命力旺盛,后代昌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赞美。这不仅是一次赏花之旅,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生动展现。
行遍天涯与地隅,筋骸那比十年初。
朱颜有酒且留住,白发无方能埽除。
未得归田先作赋,专攻种树已成书。
祗今飞到南山下,犹解清晨出荷锄。
岁晚羁怀有所思,秋来病骨最先知。
镜中公案已甘老,纸上课程休讳痴。
西堰颇闻江涨急,东山犹说雨来迟。
锦城乐事知多少,忧旱忧霖蹙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