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栽德安牡丹透根生孙枝皆千叶种也即非接头二月二日瑞云红初开清晓起看喜而赋之》
《新栽德安牡丹透根生孙枝皆千叶种也即非接头二月二日瑞云红初开清晓起看喜而赋之》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日上浑迟在,花乘绝早看。

精神百倍好,风露七分寒。

夜宴醒犹醉,晨妆湿未乾。

子孙更千亿,紫笋绕团栾。

(0)
翻译
太阳升起得如此迟缓,花朵却趁早欣赏。
精神饱满,倍感清爽,尽管清晨的风露带着几分寒意。
夜晚的宴会醒来还似醉,早晨的妆容还未完全干透。
期待子孙繁多如千亿,紫色竹笋围绕着团圆的景象。
注释
日上:太阳升起。
浑迟:迟缓。
花乘:趁早。
绝早:非常早。
精神:精力。
风露:清晨的露水和微风。
七分寒:带着七分寒意。
夜宴:夜晚的宴会。
晨妆:早晨的妆容。
湿未乾:尚未干透。
子孙:子孙后代。
更千亿:多到千亿。
紫笋:紫色竹笋。
团栾:团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牡丹盛景图。诗人通过对春日延缓、花开早晨、精神倍增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生命繁衍和美好事物的喜悦之情。

"日上浑迟在,花乘绝早看。"表达的是春天的太阳似乎故意地缓慢升起,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那些早早绽放的牡丹花朵。这两句通过对比日照和花开的速度,突出了牡丹开得格外早、格外盛丽。

"精神百倍好,风露七分寒。"则是诗人在赞美这种自然之美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达到了顶峰,同时又不忘描绘出春日里那微妙的冷意,使画面更添层次感。

"夜宴醒犹醉,晨妆湿未乾。"这两句则转换了场景,从夜晚到清晨,诗人从宴席上醒来,依然感觉到醉意浓重,而牡丹花上的露珠还未干透。这不仅是对时间流转的细腻描写,也是对生命活力和美好事物持续不断的赞颂。

"子孙更千亿,紫笋绕团栾。"这里的"子孙"指的是牡丹花繁衍下来的种子,而"紫笋"则是牡丹的茎干,"团栾"形容牡丹枝叶茂密、团结如栾。诗人以此象征生命力旺盛,后代昌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赞美。这不仅是一次赏花之旅,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生动展现。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八场平闻猿

清猿泠泠鸣玉箫,三声两声高树梢。

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

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双泪阁。

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

(0)

横溪驿感怀

行遍天涯与地隅,筋骸那比十年初。

朱颜有酒且留住,白发无方能埽除。

未得归田先作赋,专攻种树已成书。

祗今飞到南山下,犹解清晨出荷锄。

(0)

致一斋述事

文书烟海困浮沉,不觉盘跚百病侵。

偶问客年惊我老,忽闻莺语叹春深。

今朝麦粒黄堪面,几日秧田绿似针。

除却一犁春雨足,眼前无物可关心。

(0)

家人子辈往石湖检校暮归

南浦回春棹,东城掩暮扉。

儿修鸡栅了,女挈菜篮归。

风力虽欺酒,花香尚染衣。

衰翁牢守舍,肠断钓鱼矶。

(0)

秋老四境雨已沛然晚坐筹边楼方议祈晴楼下忽有东界农民数十人诉山田却要雨须长吏致祷感之作诗

岁晚羁怀有所思,秋来病骨最先知。

镜中公案已甘老,纸上课程休讳痴。

西堰颇闻江涨急,东山犹说雨来迟。

锦城乐事知多少,忧旱忧霖蹙尽眉。

(0)

将至石湖道中书事

水绿鸥边涨,天青雁外晴。

柳堤随草远,麦陇带桑平。

白道吴新郭,苍烟越故城。

稍闻鸡犬闹,僮仆想来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