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场平闻猿》
《八场平闻猿》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古风

清猿泠泠鸣玉箫,三声两声高树梢。

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

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双泪阁。

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

(0)
翻译
清冷的猿猴鸣叫如玉箫声,三两声响起在高高的树梢。
它们母子紧紧相拥传递哀鸣,突然发出长长的悲号。
天气寒冷,森林幽深,山石险恶,行人抬头望见此景止不住泪水。
即使琴声凄凉,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悲伤,还需写下峡谷中那令人心碎的时刻。
注释
清猿:形容猿猴叫声清脆。
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玉箫:比喻猿猴的叫声悦耳。
高树梢:指很高的树梢。
子母联拳:母子相拥。
哀厉:悲哀而严厉。
长鸣号:长时间的哀鸣。
天寒:天气寒冷。
林深:森林深邃。
山石恶:山石险峻。
行人:路上行走的人。
双泪阁:停下脚步,泪流不止。
雪涧:积雪的山涧。
琴心:琴声所表达的情感。
峡中:峡谷之中。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行的画面,以清冷的猿鸣作为引子。"清猿泠泠鸣玉箫",形象地写出猿猴叫声如玉箫般悠扬,但又带着几分凄凉。接下来的"三声两声高树梢",暗示了猿鸣在高高的树梢间回荡,显得孤独而遥远。

"子母联拳传枝去",运用拟人手法,形容猿猴母子间的呼唤,仿佛它们紧紧相依,通过树枝传递情感。然而,这种亲情交流突然转变为"忽作哀厉长鸣号",透露出一种悲伤和绝望的情绪。

诗人接着借景抒情,"天寒林深山石恶",描绘了寒冷的天气、幽深的森林和险恶的山石,这些环境因素增添了猿鸣的悲凉氛围。行人听到这哀鸣,不禁"行人举头双泪阁",表达了对旅途艰辛和孤寂的共鸣。

最后两句"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猿鸣比作琴音,表达的不仅是个人的哀愁,更是对人生坎坷、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整首诗以猿鸣为线索,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思。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题秋山小景

家在夕阳三峡口,人行秋雨两岩间。

不知何处堪图画,移得柴门到楚山。

(0)

酬海藏主纸扇歌

海一沤,气骨有似生骅骝。

凡缰俗络羁不得,西望八骏瑶池游。

终焉不遂志,屏弃妻子,祝发为比丘。

遨游名山川,脚趼不肯休。

誓绝俗士交,有语常不酬。

西来贻我白纸扇,潇洒不画三湘秋。

双石相对峙,不压长江流;

上有秀发翁,踞坐披羊裘;

手垂独茧丝,下挂直铁钩,其意不在鳝与鳅;

凉风从西来,短发吹飕飕。

故人位九五,驾六龙,垂冕旒。

谏议亦好官,视若囹圄囚。

作书骂丞相,傲气淩公侯。

天星彻夜闹,帝座疑有忧。

胡为太史公,仰观劳心眸。

偶然共卧伸一足,误压天子腹,奚足尤!

飘然纳爵去,天子不可留。

清滩七里水如玉,上缚草庐下舣舟。

有时耕白云,鞭青牛,何庸图像南宫楼。

我今把钓钓台去,海沤此意知我否?

海沤此意知我否?

(0)

静安八咏录三·其三芦子渡

芦花十里塘,野色正荒凉。

明月秋无际,西风雪有香。

渔郎茆屋小,估客棹歌长。

自愧无家别,经行百感伤。

(0)

静安八咏录三·其三沪渎垒

我过袁崧宅,重寻沪渎津。

英雄千载下,遗垒大江滨。

(0)

栽芋

区里饶田早下来,绿芽才发旋锄开。

添泥善护儿孙长,看取秋高掇大魁。

(0)

题画飞白竹

潇洒三君子,是伊亲弟兄。

所期持大节,莫负岁寒盟。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