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下若木。暖涨一川春雾绿。白凤徘徊清淑。
似沉水无烟,礜汤千斛。柔肌暗粟。
想临流、娇喷轻触。空恨恨,何人热恼,却忆冷泉掬。
酥玉。未谙汤沐。深又浅、荡摇心目。云蒸雨渍翻覆。
泛影浮红,飘飘相逐。裳衣还未欲。
蓦自怪、野鸳双浴。华清远,寒猿夜绕,落月可能漉。
银河下若木。暖涨一川春雾绿。白凤徘徊清淑。
似沉水无烟,礜汤千斛。柔肌暗粟。
想临流、娇喷轻触。空恨恨,何人热恼,却忆冷泉掬。
酥玉。未谙汤沐。深又浅、荡摇心目。云蒸雨渍翻覆。
泛影浮红,飘飘相逐。裳衣还未欲。
蓦自怪、野鸳双浴。华清远,寒猿夜绕,落月可能漉。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想象来表达一种情感体验。开篇“银河下若木”便设定了一个宏伟而宁静的画面,接着“暖涨一川春雾绿”则让人感受到初春时节温柔升腾的气氛。“白凤徘徊清淑”中的“白凤”,可能是指洁白的水鸟,其徘徊不定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自由和高贵。
诗中“似沉水无烟,礜汤千斛”一句,通过对比来形容泉水的清澈与汤浴的温暖,而“柔肌暗粟”则让人联想到皮肤上细腻的汗珠,或是水面上的波纹。接下来的“想临流、娇喷轻触”,诗人通过想象来感受那清泉对肌肤的轻抚,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然而,“空恨恨,何人热恼”一句,却透露出一种孤独与不满的情绪。诗人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似乎也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自己的烦躁。这与后文“却忆冷泉掬。酥玉。未谙汤沐”相呼应,表达了对清凉泉水的怀念,以及对温热浴 汤的不适。
下半首诗继续描绘自然景色,“深又浅、荡摇心目”可能是指水面的变化多端,而“云蒸雨渍翻覆”则让人想象到天气的多变和自然界的动态。紧接着,“泛影浮红,飘飘相逐”这句,通过对流水中落叶或是光影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诗中的流动感。
“裳衣还未欲”一句,有种不舍昼色的心情,而“蓦自怪、野鸳双浴”则让人看到两只野鸭在水中嬉戏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生机与自然之趣。最后,“华清远,寒猿夜绕,落月可能漉”一句,以猿猴夜间绕枝为背景,将画面推向深邃和神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孤独、自然美与个人情怀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
居庸关,何险巇,天地造设非人为。
连峰叠嶂青不断,限隔胡虏严京师。
巨灵运斤如霹雳,鼓断山腰百馀尺。
六丁辇石投尾闾,两京关门从此辟。
大明普照华夷同,因天设险施人功。
四山雉堞绕云雾,半空楼阁摇玲珑。
重门击柝待暴客,凿石为枢铁为国。
戎车不得方轨行,一卒当关万夫敌。
羌胡得路争求归,马驰络绎无休时。
不论汉世谢西域,绝似成周通九夷。
吾皇修德不在险,直环四海为天堑。
山后诸州尽版图,汉南千里俱耕敛。
雕题拳发奉外藩,九服面内王畿尊。
居庸乃是畿甸之北门,畴昔之险奚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