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九月八日同范长倩朱君采董遐周西湖泛舟次遐周韵》
《壬子九月八日同范长倩朱君采董遐周西湖泛舟次遐周韵》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花源神界敞,香海沃焦浮。

得似钟期赏,相将范蠡舟。

捲帘延远岫,催榜度飞楼。

有客恒冠鹖,诸君颇下鸥。

节逢青女候,人尽墨卿流。

梅屿宁回驾,渔庄可借筹。

调刁闻爽籁,欸乃间清讴。

繁露频摇笔,行云逐啭喉。

醁醽中圣趣,篱落野夫谋。

钟寂莲花土,灯疏杜若洲。

亦知秋凛在,多为夕佳留。

欲续龙山会,唯须秉烛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西湖泛舟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首先,“花源神界敞,香海沃焦浮”两句,以“花源”、“神界”、“香海”等词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而美丽的境界,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着,“得似钟期赏,相将范蠡舟”,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以及与好友一同畅游湖上的愉悦心情,暗含着对古代高士范蠡的向往。

“捲帘延远岫,催榜度飞楼”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乘船游览时的动态画面,通过“捲帘”、“延远岫”、“催榜”、“度飞楼”等动作,展现了西湖的壮丽景色和泛舟的乐趣。“有客恒冠鹖,诸君颇下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悠闲自在,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节逢青女候,人尽墨卿流”,点出了时节与人物的身份,暗示了诗人与友人都是文人雅士,共同享受着自然与文化的美好。“梅屿宁回驾,渔庄可借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调刁闻爽籁,欸乃间清讴”,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繁露频摇笔,行云逐啭喉”,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自由创作的情景,以及与友人交流的愉快。“醁醽中圣趣,篱落野夫谋”,体现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以及与自然、与友人的深度交流。“钟寂莲花土,灯疏杜若洲”,通过静谧的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亦知秋凛在,多为夕佳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欲续龙山会,唯须秉烛游”,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相聚,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题咏春亭

绣柱雕阑面面空,座间人似杜陵翁。

画图不用丹青手,彩笔争夸锦绮工。

花柳光辉春雨后,山川浩渺夕阳中。

元戎不负风流约,樽俎还看一笑同。

(0)

和王子璋见贻·其一

玉烛光浮海宇春,夹城花柳喜为邻。

长风早报林莺信,旭日寒迷苑骑尘。

圣主新耕农务急,燧人钻火爨庖新。

书生不愿繁华乐,有待天恩及万民。

(0)

湘山湘水思冥冥,欲访三闾问独醒。

岩谷春芳风日透,翩翩杂佩散余馨。

(0)

永嘉林以竹四轴求题曰风晴雨嫩云·其三

筼筜谷底记曾游,风雨空山夜半秋。

有约佳人终不到,天寒翠袖不胜愁。

(0)

题广信王氏园菊本十种·其七状元红

西风花看状元红,芳气纷纷正恼公。

莫向人间夸折桂,当年也到广寒宫。

(0)

东园幽步见东山四首·其四

天赐东园食实封,东山加赐在园东。

东山山色浑无定,阴处青苍晒处红。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