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氤氲遍九垓,陇头生事日相催。
山前黄犊冲风去,林下鹁鸠啼雨来。
万顷湿光寒不散,一犁生意暖初回。
明时欲睹尧天日,犹解翻身起草莱。
二月氤氲遍九垓,陇头生事日相催。
山前黄犊冲风去,林下鹁鸠啼雨来。
万顷湿光寒不散,一犁生意暖初回。
明时欲睹尧天日,犹解翻身起草莱。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时节,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景象。开篇“二月氤氲遍九垓”,以氤氲之气铺陈出春意盎然的氛围,九垓则展现了广阔无垠的大地,春的气息弥漫其中。接着,“陇头生事日相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农事繁忙的场景,陇头即田间,春日催促着人们开始耕作。
“山前黄犊冲风去,林下鹁鸠啼雨来”两句,通过黄犊在山前冲风而行和林中鹁鸠在雨声中啼叫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农事活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黄犊代表新生的力量,鹁鸠的啼叫则预示着雨水的丰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万顷湿光寒不散,一犁生意暖初回”进一步描绘了春雨后的田野景象,万顷之地被湿润的光芒所覆盖,尽管还有一丝寒意,但农人的一犁之下,生命的活力正在初回,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寒冷与温暖、静止与动态巧妙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丰富性。
最后,“明时欲睹尧天日,犹解翻身起草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在明治时代,诗人渴望看到如同古代圣君尧帝时期那样清明的政治局面,同时,也表达了即使在草莱之地,也能通过辛勤劳动,迎来光明和希望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对农耕生活的尊重与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
偶促沼渚过山家,灼灼桃花噪暮鸦。
是处竹篱环草屋,人间鸡黍话桑麻。
抱琴静听涛声急,对酒閒观月色奢。
可笑南阳刘子骥,欲寻风土滞京华。
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
石门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巳山。
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
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閒。
卷绣帘、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
对小池闲立残妆浅,向晚水纹如縠。凝远目。
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倚阑不足。
看燕拂风檐,蝶翻露草,两两长相逐。双眉促。
可惜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
况伊家年少,多情未已难拘束。
那堪更趁凉景,追寻甚处垂杨曲。
佳期过尽,但不说归来,多应忘了,云屏去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