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篷在京口,山色对秋眠。
搔首半帆落,怀人孤月悬。
形骸成独往,风物共流年。
随处逃名姓,乌啼又发船。
推篷在京口,山色对秋眠。
搔首半帆落,怀人孤月悬。
形骸成独往,风物共流年。
随处逃名姓,乌啼又发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推篷在京口,山色对秋眠”描绘了诗人推开船篷,面对着秋天的山色,仿佛与自然一同入眠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搔首半帆落,怀人孤月悬”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诗人以手搔头,望着半帆已落的船只,心中满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孤月高悬,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
“形骸成独往,风物共流年”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前行,与周围环境共同经历岁月流转的感慨,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时间无情的反思。
最后,“随处逃名姓,乌啼又发船”则是诗人想要在旅途中逃避世俗名利,但即便如此,生活依旧如常,乌鸦的啼叫也提醒着他又将踏上新的旅程,暗示了人生的无尽循环与不可逃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