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光大历,九五飞潜龙。
纲维丕振肃,四海讴歌同。
匦函出通明,畅达天下聪。
百川东注海,细大咸纳容。
我恧沾青琐,不能振英风。
侃侃盛时彦,论列争长雄。
苟有利国家,何必皆已功。
重华光大历,九五飞潜龙。
纲维丕振肃,四海讴歌同。
匦函出通明,畅达天下聪。
百川东注海,细大咸纳容。
我恧沾青琐,不能振英风。
侃侃盛时彦,论列争长雄。
苟有利国家,何必皆已功。
这首诗《有感》是明代诗人林廷玉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重华光大历,九五飞潜龙”引用了古代帝王登基的典故,象征着新君的即位和国家的兴盛。接着,“纲维丕振肃,四海讴歌同”描绘了新君治国有方,国家秩序井然,人民欢声雷动的景象。诗人进一步指出,朝廷通过设立匦函,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使得政令畅通无阻,体现了君主的仁德和国家的开放包容。
“百川东注海,细大咸纳容”运用自然界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国家政策广纳贤才、包容各种意见的态度,如同江河汇入大海,无论大小都得到接纳。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开明、海纳百川局面的赞美。
然而,诗人也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幸身居高位,却未能像其他杰出人物那样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和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态度。
最后,“苟有利国家,何必皆已功”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为国家利益着想、不求个人功名的高尚品德的推崇,认为只要对国家有益,不论功劳大小,都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深切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角色定位的反思和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崇尚。
今年风月好,正雪霁、凤城时。
把鱼钥都开,钿车溢巷,火树交枝。
参差闹蛾歌后,听笛家齐和《落梅》词。
翠幌低悬??,红楼不闭葳蕤。
蛾眉帘卷再休垂,众里被人窥。
乍含羞一晌,眼波又掷,鬟影相随。
腰肢风前转侧,却凭肩回睇似沉思。
料是金钗溜也,不知兜上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