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茵细草坐茸茸,指点飞泉走白龙。
自是大宛仙种在,采芝底藉命青童。
如茵细草坐茸茸,指点飞泉走白龙。
自是大宛仙种在,采芝底藉命青童。
这首诗描绘了和阗玉与瀑布的和谐共存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如茵细草坐茸茸”,以“如茵”形容草的茂盛柔软,仿佛绿色的地毯铺满大地,给人以舒适宁静之感。“坐茸茸”则生动地展现了草地上坐卧的惬意,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次句“指点飞泉走白龙”,通过“飞泉”与“白龙”的形象对比,将瀑布的壮观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瀑布如同一条蜿蜒的白龙在空中飞舞,既展现了水的力量与速度,又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活力。
后两句“自是大宛仙种在,采芝底藉命青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和阗玉与仙人、采芝联系起来,赋予了和阗玉以神秘与神圣的色彩。和阗玉被视为仙人的宝物,而“青童”则是仙界的使者或助手,负责采集仙芝。这样的设定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也暗示了和阗玉与自然、仙界的密切关联,以及其珍贵与非凡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和阗玉与瀑布的描绘,构建了一个融合自然美、超凡脱俗与神秘色彩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超自然现象的向往。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
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
裴回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采莲曲》【唐·王勃】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娼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裴回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https://shici.929r.com/shici/jfYaPx.html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荒隅时未通,副相下临戎。
授律星芒动,分兵月晕空。
犀皮拥青橐,象齿饰雕弓。
决胜三河勇,长驱六郡雄。
登山窥代北,屈指计辽东。
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