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秋岭上》
《千秋岭上》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永日倦高跻,盘回四望迷。

松根危抱石,岭路曲随溪。

马腹飞云薄,山腰过雨低。

阴崖不可度,谁此构长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ānqiūlǐngshàng
sòng / cháozhī

yǒngjuàngāopánhuíwàng

sōnggēnwēibàoshílǐngsuí

fēiyúnbáoshānyāoguò

yīnshuígòucháng

注释
永日:整日。
倦:疲惫。
高跻:攀登高峰。
盘回:环顾。
迷:迷茫。
松根:松树根部。
危抱:紧紧抱住。
石:石头。
岭路:山路。
曲随:弯弯曲曲。
马腹:马匹腹部。
飞云薄:像云朵般疾驰。
过雨低:雨滴低垂。
阴崖:阴暗的悬崖。
不可度:无法通过。
构:搭建。
长梯:长长的阶梯。
翻译
整日间疲惫于攀登高峰,环顾四周景色令人迷茫。
松树根深深抱住石头,山路弯弯曲曲沿着溪流前行。
马儿疾驰如云朵掠过天际,山腰处雨滴低垂。
阴暗的悬崖无法通过,谁能在此搭建长长的阶梯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千秋岭上》。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千秋岭上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永日倦高跻”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攀登后的疲惫,对高处的厌倦。接下来的“盘回四望迷”则写出山路曲折,视野开阔但又令人迷茫的情景。

“松根危抱石”描绘了松树顽强地扎根于险峻的岩石之中,显示出自然的力量和坚韧。而“岭路曲随溪”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仿佛随着山间溪流而行,富有动态感。

“马腹飞云薄”运用比喻,写出了山势陡峭,云雾缭绕,如同马匹的腹部轻轻托着薄薄的云层。最后一句“阴崖不可度,谁此构长梯”,诗人感叹山崖险峻,难以逾越,不禁质疑是谁建造了如此高耸的长梯,既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也流露出对人类智慧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千秋岭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

石根百尺杉,山眼一片泉。

倚之道气高,饮之诗思鲜。

于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

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

(0)

宫词百首·其三十三

三农皆已辟田畴,又见金门出土牛。

块雨条风符圣化,嘉禾看却报新秋。

(0)

登甘露寺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

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

(0)

和段成式·其一

回簪转黛喜猜防,粉署裁诗助酒狂。

若遇仙丹偕羽化,便随萧史亦何伤。

(0)

赠王道士

药力资苍鬓,应非旧日身。

一为嵩岳客,几葬洛阳人。

石缝瓢探水,云根斧斫薪。

关西来往路,谁得水银银。

(0)

过僧竹院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

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