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甘露寺》
《登甘露寺》全文
唐 / 周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

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gān
táng / zhōuyáo

pánjiāngshàngcéngqiàobànchuíténg
殿diànsuǒnáncháoxiàngkānchánwàiguósēng

hǎitāochōngkǎnshānchuāngdēng
shūzhōngshēngshēngchè广guǎnglíng

翻译
盘江之上层层叠叠,险峻的峭壁挂着藤蔓。
古老的殿堂锁着南朝的佛像,小龛里坐着外国的僧人修行。
海浪冲击着石阶栏杆,山雨打湿了窗边的灯火。
傍晚时分,稀疏的钟声响起,回荡在广阔的广陵城中。
注释
盘江:地名,可能指长江上游的一段。
峭壁:陡峭的崖壁。
南朝像:南朝时期的佛像。
外国僧:来自国外的僧侣。
海涛:大海的波涛。
砌槛:石阶栏杆。
广陵: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之景象与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以及历史遗迹的点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首句“盘江上几层”即设定了一个在江边蜿蜒连绵、层峦叠嶂的山水环境。"峭壁半垂藤"则进一步描写了山势陡峭,藤蔓攀爬其间的情景,展示了一种自然与野性的美。

接着,“殿锁南朝像”和“龛禅外国僧”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遗迹。诗人可能正身处一座古老的寺庙之中,那里的殿宇曾经锁住了往昔南朝的影像,而在其中的龛窟里,或许供奉着来自遥远外国的僧侣,这些都是历史的沉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两句,是对自然景象的继续描绘。"海涛"可能是比喻性的表达,而"山雨"则更添几分阴霾,通过"窗灯"这一物象,可以想见诗人正在寺庙中观赏这样的风光,同时也许在内心深处寻找着某种超然的宁静。

最后,“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两句,则是时间流转和空间延展的结合。"日暮"表明了时间,"疏钟"则是寺庙中特有的景象,而"声声彻广陵"则让人联想到了声音穿越空间的壮阔感受。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与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究,展现了诗人在登高临远时所获得的一种超脱尘世、达观忘我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

周繇
朝代:唐   字:为宪   生辰:841年-912年

周繇(841年-912年),字为宪,池州(今属安徽)人(唐才子传作江南人,此从唐诗纪事)。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贫,工吟咏,时号为“诗禅”。与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举进士及第。调福昌县尉,迁建德令。后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全唐诗》收有繇诗一卷共22首。
猜你喜欢

蚤起秣陵镇二首·其一

人趁村中市,鸡鸣担上笼。

忽看一天紫,未吐半轮红。

谁撼扶桑露,吹来杨柳风。

诗肩忍凉冷,已出两臞峰。

(0)

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其一

出昼民犹望,回军敌尚疑。

时非不吾以,天未胜人为。

自别知何恙,从谁话许悲。

一生长得忌,千载却空思。

(0)

将至醴陵

行尽崎岖峡,初逢熨帖坡。

寒从平野有,雨傍远山多。

也自长沙近,其如此路何。

披文浑不恶,冻手奈频呵。

(0)

夜坐

欲雪天还惜,不风寒自生。

灯摇无定影,火作始然声。

又遣庭闱讯,悬知骨肉情。

履端犹几日,有梦未归程。

(0)

和胡季永赴季文游园良集之韵聊以致私怨于独往云

有酒招元亮,无浆馈子居。

何曾三不速,焉用一行书。

乞饮殊无分,干时不已疏。

犹应慰大嚼,玉轴到吾庐。

(0)

和济翁见寄之韵二首·其一

只有高为累,元无俗可离。

正缘隔少面,添得许多诗。

杜老吟边树,山公醉处池。

犹须谋一笑,天许又何时。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