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七》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七》全文
清 / 祝廷华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追想创始时,丙寅乃设社。

朝政伤不纲,遗贤都在野。

江上诸名流,奔轮扶大雅。

小园集鸾凤,时见众仙下。

或颀而长兮,有愿而秀者。

杞梓与楩楠,众材集广厦。

金锡暨铜铁,陶镕归大冶。

荏苒几春秋,消寒与消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聚会的情景,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诗中提到的“丙寅乃设社”暗示了聚会的起源,可能是在特定的年份为了文学交流而设立的社团。接着,“朝政伤不纲,遗贤都在野”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以及对那些被排除在权力之外的贤才的怀念。

“江上诸名流,奔轮扶大雅”描绘了文人们聚集在江边,他们的才华和努力共同推动着高雅文化的前进。“小园集鸾凤,时见众仙下”则比喻这些文人在小园中聚集,如同鸾凤一般,时常有仙人般的才子降临,暗示了聚会的高雅和吸引人才的能力。

“或颀而长兮,有愿而秀者。杞梓与楩楠,众材集广厦”通过比喻,赞美了与会者中既有身材魁梧、才华出众的人,也有如杞梓、楩楠一般的优秀人才汇聚一堂,共同构建起宏伟的文化大厦。

“金锡暨铜铁,陶镕归大冶”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汇集和培养,如同金属经过熔炼后铸造成器物,比喻人才在聚会中得到培养和展现。

最后,“荏苒几春秋,消寒与消夏”总结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聚会对于季节更替的影响,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的季节,聚会都为文人们提供了交流和创作的场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文人聚会的盛况,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祝廷华
朝代:清   字:丹卿   号:颜丞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你喜欢

彭城避地

朔水蓟门谁问津,洪河波浪眼中新。

孤舟此夜山城雨,短剑长年驿路尘。

郑老有官无饱饭,杜陵多难每依人。

飞书近报齐梁破,何地江湖托此身。

(0)

卫河集别

去国心仍苦,风尘病未休。

六飞淹岁月,八极想遨游。

水动鱼龙夕,云盘鹳鹗秋。

江山回紫气,沙塞度青牛。

秪有簪萍恋,聊为文字留。

遐心渺无尽,寄与卫河流。

(0)

湖上

爱此湖上雨,共君湖上游。

乾坤双短鬓,江海一虚舟。

烟景初相见,春光不可求。

明朝下西崦,相望意悠悠。

(0)

郑伯兴

吾宗贤吏部,昔往鹿门山。

应世身难卧,探玄意自閒。

山公启事近,庞老㩦家还。

余亦隆中隐,接君床下颜。

(0)

夏公谨

四海夏公谨,平生道未疏。

岂为青琐客,不问白菟裾。

帝业维新日,皇舆草昩初。

看君抱经济,献纳定何如。

(0)

出门

去国淹年岁,出门仍糺纷。

未回塞翁马,空有野人芹。

山海随黄纛,风云驻五军。

远惭东方朔,谈笑诤明君。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