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怀公计谒祠,潞城迢递未能之。
剩传召应当年事,空忆勋名在昔时。
日影驶流冬欲半,山隈寒勒雪消迟。
梧楸百里烟霞外,立马西风揽辔丝。
廿载怀公计谒祠,潞城迢递未能之。
剩传召应当年事,空忆勋名在昔时。
日影驶流冬欲半,山隈寒勒雪消迟。
梧楸百里烟霞外,立马西风揽辔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伦所作的《按潞州拟奠李卫公祠不果步次叶文庄公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李卫公的怀念之情以及未能亲自前往祠堂祭拜的遗憾。
首联“廿载怀公计谒祠,潞城迢递未能之。”点明了时间跨度与地点,二十年来一直怀揣着拜访李卫公祠堂的心愿,然而路途遥远,未能成行。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心愿的遗憾。
颔联“剩传召应当年事,空忆勋名在昔时。”通过“剩传”和“空忆”两个词组,描绘了诗人只能通过传闻回忆起李卫公当年的事迹与功勋,表达了一种追忆往昔、感叹时光流逝的情感。
颈联“日影驶流冬欲半,山隈寒勒雪消迟。”描绘了冬日景象,日影匆匆,时间仿佛在加速流逝,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山间寒气凝结,积雪消融缓慢,象征着岁月的缓慢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尾联“梧楸百里烟霞外,立马西风揽辔丝。”以梧桐和楸树为背景,描绘了远处烟霞缭绕的景象,诗人站在西风中,似乎在回顾历史,思考人生。这里的“立马”和“揽辔丝”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驻足沉思、回顾往事的情景。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沈香亭前燕来后,三郎鼓中放花柳。
西宫困人春最先,华清溶溶煖如酒。
雪肢欲透红蔷薇,锦裆卸尽流苏帏。
小莲侍拥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飞。
蟠龙髻重未胜绾,燕钗半落犀梳偃。
晚漏壶中水声远,帘外日斜花影转。
琵琶未受宣唤促,睡重黎腰春正熟。
不知小绷思塞酥,梦中化作衔花鹿。
鹖鸣岁将晏,蒹葭凄以霜。
思君隔山海,道路悠且长。
睇彼参与辰,清夜悲未央。
狂飙西北至,一雁方南翔。
言念畴昔欢,与子同衣裳。
安知异寒暑,日月不我将。
天高则有斗,川涉愁无梁。
忧心隐如惄,出户徒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