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香亭前燕来后,三郎鼓中放花柳。
西宫困人春最先,华清溶溶煖如酒。
雪肢欲透红蔷薇,锦裆卸尽流苏帏。
小莲侍拥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飞。
蟠龙髻重未胜绾,燕钗半落犀梳偃。
晚漏壶中水声远,帘外日斜花影转。
琵琶未受宣唤促,睡重黎腰春正熟。
不知小绷思塞酥,梦中化作衔花鹿。
沈香亭前燕来后,三郎鼓中放花柳。
西宫困人春最先,华清溶溶煖如酒。
雪肢欲透红蔷薇,锦裆卸尽流苏帏。
小莲侍拥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飞。
蟠龙髻重未胜绾,燕钗半落犀梳偃。
晚漏壶中水声远,帘外日斜花影转。
琵琶未受宣唤促,睡重黎腰春正熟。
不知小绷思塞酥,梦中化作衔花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杨贵妃春睡图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慵懒。首句“沈香亭前燕来后”点出季节更迭,暗示着春意盎然。"三郎鼓中放花柳"中的“三郎”暗指唐玄宗,他在此时纵情享乐,让春色在鼓声中弥漫。
“西宫困人春最先,华清溶溶煖如酒”两句,形象地刻画了华清宫的温暖氛围,如同美酒般醉人。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雪肢欲透红蔷薇”和“锦裆卸尽流苏帏”,描绘了杨妃肌肤娇嫩,身着华丽寝具的情景。
“小莲侍拥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飞”描绘了侍女们的忙碌和杨妃的慵懒姿态,以及被子如梨花般飘散的场景。诗人继续通过“蟠龙髻重未胜绾,燕钗半落犀梳偃”描绘了杨妃的发饰,显示出她的慵懒与富贵。
“晚漏壶中水声远,帘外日斜花影转”则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时光的流逝。最后两句“琵琶未受宣唤促,睡重黎腰春正熟”以黎腰比喻杨妃的丰满,春意正浓,她沉浸在梦境中,不知外界事。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杨妃春睡图的旖旎与宫廷生活的闲适,同时也寓含了对繁华背后的空虚和无奈的感慨。杨维桢的诗风独特,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蔡生澎湖秀,作歌以当哭。
上言岁凶荒,下言民茕独。
防患思社仓,加赈乞万斛。
悲哉蔡生言,淋浪泪满幅。
读书以致用,进生话款曲。
澎湖蕞尔区,赋税无盈缩。
地种网沪缯,贡饷不及六。
生齿日以繁,大化久沐浴。
岁供不加增,官输不加续。
今以廿载粮,充尔万民腹。
赈抚有成规,但期免沟渎。
极次分贫穷,岂能恣所欲。
止缘阻海风,来迟心愧恧。
转瞬麦秋至,高粱望成熟。
归告蚩蚩氓,安守毋多渎。
茕茕有老妇,委作道旁喂。
无名登尺册,收容有同罪。
保甲连坐条,斯言非汝绐。
闻汝丈夫子,身材亦磊磈。
避乱逢倭兵,竟作刀边醢。
老妇无所依,流离成冗猥。
身体罹残疾,病容日腲腇。
视之怀为伤,赠之以货贿。
茫茫天地间,转轮为苦海。
沉溺彼何人,悲声有馀欸。
济物须乐施,厚费宜无悔。
常持此寸心,聊以补真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