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
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
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
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
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
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开篇“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两句,以荒凉的景象设置了哀婉的基调,"穷尘地"暗示墓地的寂寞,而"古树林"则增添了一份时间的沧桑感。紧接着“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两句,用鲜花和垂柳比喻逝去生命的美好与哀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怀念之情。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两句,则转而描写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夜晚场景。明亮的月光下,人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那等待又充满了无尽的空虚。而春风中,鸟儿的歌唱成为了唯一的伴奏,这里的“吟”字,不仅传达了自然界的声音,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两句,更是直接表露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和对死者灵魂的寄托。"不知谁共穴"表达了一种对亡者身份的不确定感,而“徒愿结同心”则透露出诗人希望与亡者在精神上能够相通,哪怕是在另一个世界中,这种情感的强烈和纯粹,是这首诗最为动人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哀婉情怀与对逝者的深切思念的挽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纽带,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美。
南溟万古滔滔流,中有三山日照之神洲,仙人骑鲸欻隐见,破浪忽到东南头。
铁城锦水一都会,群山万壑开遐陬。
七星峰上琼花发,五桂岩边琪草幽。
疑从十洲三岛分此境,离离员峤波间浮。
金屑垣,桂花村,何须秦时桃花源。
我住花村最深稳,夜夜海月照我门。
珊瑚宝树出海底,明珠簸弄蛟龙吞。
天风吹月海山白,仙人与我倾芳樽。
遥指海水千尺深,琅琅高歌海天吟。
海波连山高接天,天上灵妃顾嫣然,会当乘槎牛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