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柏森森覆小台,凌风采菊共衔杯。
东篱寂寞陶翁醉,连骑缤纷卫相来。
放浪五湖惭钓客,均调玉烛仰璇魁。
秋河半夜檐前转,谁泛仙槎去却回。
栝柏森森覆小台,凌风采菊共衔杯。
东篱寂寞陶翁醉,连骑缤纷卫相来。
放浪五湖惭钓客,均调玉烛仰璇魁。
秋河半夜檐前转,谁泛仙槎去却回。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开头两句“栝柏森森覆小台,凌风采菊共衔杯”勾勒出一处幽深的庭院,其中栝柏树郁郁葱葱,遮盖着小小的高台,诗人与友人在此赏菊饮酒,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接下来的“东篱寂寞陶翁醉,连骑缤纷卫相来”则透露出诗人陶冶自得,在庭院的一角独自品酒至醉。东篱寂寞,给人以幽深的感觉,而陶翁醉,则是对诗人情感状态的写照。在这里,“连骑缤纷卫相来”可能暗示着外界的喧嚣与自己的隔绝。
“放浪五湖惭钓客,均调玉烛仰璇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五湖指代江南水乡,放浪其间,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而“均调玉烛仰璇魁”,则是对月夜之下的宁静与神秘的描绘,其中“璇魁”特指星辰,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心境亦如天上的繁星一般。
最后,“秋河半夜檐前转,谁泛仙槎去却回”两句,则是对夜深人静时分,诗人独自徘徊于庭院之中的写照。秋夜的河流在月光下静谧而美丽,而诗人站在檐前沉思,或许是在思考人生或是对未来的迷茫。在这样的氛围中,谁能不被这宁静的景致所吸引,从而泛舟于仙槎之上,却又在心底寻觅归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愿望。
当轩植长松,苍翠堕寒玉。
风吹白云来,就我檐端宿。
我昔挟策去,排云叫天扉。
胸中一万字,五色云锦辉。
当时一出真堪重,直欲擎天架梁栋。
何知匠石匪奇工,缩手旁观不能用。
归来巢云入云中,翩然解组凌飞鸿。
风流酷似孟夫子,孤高不减庐山翁。
朝看松上云,暮抚云下松。
云开绝壁倚翠色,蜿蜒千尺蟠虬龙。
怡情爱此云松好,金粉堆香晴不扫。
怒涛翻壑泻长空,老鹤一声山月小。
此时抱云松下眠,红尘不到心悠然。
梦回散发一长啸但见,白云万顷秋无边。
君不见长安重桃李,卖松入市难求利。
又不见孤云离海东,漠漠还山寻旧踪。
云飞无心任舒卷,松劲有节欺霜风。
悠扬不学肤寸合,偃蹇岂与群芳同。
长材辜负廊庙器,大志蹉跎霖雨功。
白衣苍狗自千变,何年十八君为公。
《松云轩为陶希文先生题》【明·童轩】当轩植长松,苍翠堕寒玉。风吹白云来,就我檐端宿。我昔挟策去,排云叫天扉。胸中一万字,五色云锦辉。当时一出真堪重,直欲擎天架梁栋。何知匠石匪奇工,缩手旁观不能用。归来巢云入云中,翩然解组凌飞鸿。风流酷似孟夫子,孤高不减庐山翁。朝看松上云,暮抚云下松。云开绝壁倚翠色,蜿蜒千尺蟠虬龙。怡情爱此云松好,金粉堆香晴不扫。怒涛翻壑泻长空,老鹤一声山月小。此时抱云松下眠,红尘不到心悠然。梦回散发一长啸但见,白云万顷秋无边。君不见长安重桃李,卖松入市难求利。又不见孤云离海东,漠漠还山寻旧踪。云飞无心任舒卷,松劲有节欺霜风。悠扬不学肤寸合,偃蹇岂与群芳同。长材辜负廊庙器,大志蹉跎霖雨功。白衣苍狗自千变,何年十八君为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fiPq6A.html
平生好幽胜,所至穷跻攀。
今朝衔使命,偶此登名山。
萦回小洞底,豁然异尘寰。
蒙茸竹云细,萧飒花雨寒。
下有千尺流,昼夜声潺湲。
巍巍大金仙,坐镇石壁间。
岁月知几何,苔藓生斓斑。
古今一幻泡,等是何足叹。
我来惬清赏,又得半日闲。
振衣起林麓,笑逐孤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