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九地初颁历,人傍千门复看傩。
尽是汉家无事日,白头扶杖意如何。
春回九地初颁历,人傍千门复看傩。
尽是汉家无事日,白头扶杖意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岁末时节,雨雪连绵,诗人内心愁闷的情景。通过“春回九地初颁历”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新年的氛围,仿佛在寒冷的冬日里,春天即将来临,新的希望与开始正在酝酿。然而,“人傍千门复看傩”则将画面转向了民间习俗,人们在新年之际参与祭祀活动,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这种对比,既展现了传统节日的热闹与欢庆,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喜庆时刻内心的复杂情绪。
接下来的“尽是汉家无事日”,似乎在感慨过去一年的平静与安宁,或许是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赞美,也可能暗含对当前时局的反思。最后,“白头扶杖意如何”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个人情感状态,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持拐杖,站在一旁,心中思绪万千。这不仅是对自身老去的感慨,也可能包含了对时代变迁、人生百态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末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同时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宏观视角,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历史、自然以及自我命运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
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
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
及此留惠爱,庶几风化淳。
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
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
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侠客重恩光,骢马饰金装。
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
歙野山川动,嚣天旌旆扬。
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
电断冲胡塞,风飞出洛阳。
转战磨笄俗,横行戴斗乡。
手擒郅支长,面缚谷蠡王。
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
騕袅青丝骑,娉婷红粉妆。
三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
谁堪坐愁思,罗袖拂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