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建溪新茗》
《建溪新茗》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南国溪阴暖,先春发茗芽。

采从青竹笼,蒸自白云家。

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加。

过兹安得比,顾渚不须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xīnmíng
sòng / méiyáochén

nánguóyīnnuǎnxiānchūnmíng

cǎicóngqīngzhúlóngzhēngbáiyúnjiā

pēngōulóngwénbǐngjiā

guòānzhǔkuā

翻译
在温暖的南方溪谷,早春时节就长出了嫩绿的茶芽。
采摘时用青竹编成的篮子装着,来自白云缭绕的地方。
茶叶如粟米般细小,煮沸后倒入杯中,再加入龙纹图案的御饼。
品尝过后,哪里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茶?顾渚的名声也不必再夸耀了。
注释
溪阴:溪谷的阴凉处。
先春:早春时节。
茗芽:茶叶嫩芽。
青竹笼:用青竹编的篮子。
白云家:指高雅的山中人家。
粟粒:比喻茶叶细小如粟米。
瓯:古代的一种小口容器,常用来泡茶。
龙文:描绘有龙纹的。
御饼:宫廷糕点,此处可能指茶叶饼。
兹:此,这个。
顾渚:古代著名的产茶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建溪新茗》,描绘了南国春天溪边茶园的景象和品茗的雅趣。首句“南国溪阴暖”展现了温暖湿润的南方山溪边,早春时节茶叶的生机勃勃。次句“先春发茗芽”进一步强调了茶树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萌发出嫩绿的新芽。

“采从青竹笼,蒸自白云家”两句,通过“青竹笼”和“白云家”的意象,描绘了采摘茶叶时清新自然的环境,以及制茶过程中的精致与高雅。接着,“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加”描述了煮茶时茶香四溢,犹如粟粒般细腻,再以龙纹图案的御饼增添了一份贵气。

最后,“过兹安得比,顾渚不须誇”表达了诗人对建溪新茗的赞美,认为其品质超越了著名的顾渚茶,暗示此地的茶有着独特的魅力,无需与名茶相提并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建溪新茗的采摘、制作和品饮过程,以及诗人对其高度的评价,体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其七

人于忙处不知老,诗到醉时方是真。

相对梅山几杯酒,不知身亦是今人。

(0)

次韵刘后村所赠延庆主僧圭复翁诗三首·其一

古往今来几过帆,天高地下一浮庵。

与翁相见亦偶尔,一笑无言意自参。

(0)

次前韵二首似前育王寺主僧如日·其二

桂渐吹香菊渐斑,西风送步得高攀。

天开图画著二老,我亦何妨一笑閒。

(0)

次和天童僧惠杲书记袖诗来访三首·其一

当年飓捲地轮移,拄杖东还云与飞。

太白岩前绿阴下,相逢无语听催归。

(0)

黄龙洞口道人送茶及筇竹杖

露泣新芽九节筇,芽如雀舌节如龙。

烹来习习风生腋,拄上罗浮第一峰。

(0)

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其二

乃一秋一冬,愁听鸿飞鸣。

及兹问春半,土暖已足耕。

殷勤劝父老,尊酒若为情。

我有一瓣香,为尔祈西成。

晴光动川原,桑麦日敷荣。

天公幸见听,一饱须可营。

几见陇亩事,得此白发生。

田父饮我酒,归与儿孙评。

孝弟力田者,家道终和平。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