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
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
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
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
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
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
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
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
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
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
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
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早晨登上荆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美好情感。
诗人先从实录登山之难开始,"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这里展示了诗人的勇气和对自然的探索欲望,同时也通过"苔滑不可留"传达了一种警觉,即便是春天,山间仍不乏险峻。
接着,诗人眼界开阔,视野辽远,以"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来描绘了山之巅的壮丽景象和山下城市的繁华。这不仅是对眼前景物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胸襟开阔、气势宏大的情怀。
随后,诗人转向山间生活的细节描写,"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这里通过对车马行走声响、衣带飘扬、日光与水气的互动、春意盎然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生机勃发的景色,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
但在这美好情境中,诗人却也透露出一丝思念之情,"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这里的"念者不解忧"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思考,而最后劝酒唱歌则是希望在大自然中寻找慰藉,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时光,抒去世俗烦恼。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