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短竹锡,持以供远游。
时到伤心处,三振可消忧。
一枝短竹锡,持以供远游。
时到伤心处,三振可消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辽阔大海中的舟中生活,以一支短竹为伴,寄托了他远游的孤独与思考。诗中“一枝短竹锡,持以供远游”两句,简练地勾勒出僧人手持短竹,作为旅途中的伴侣,形象地表现了他在漫长旅途中对宁静与陪伴的渴望。
“时到伤心处,三振可消忧”则进一步揭示了僧人在旅途中的情感状态。在那些令人心生伤感的地方,短竹似乎成了他排解忧愁的工具或象征,暗示着在孤独与寂寞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整首诗通过简朴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僧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
桃扉旧笑,芸馆新愁,裁书已成还毁。
几度江头,问行船、杳渺烟波天际。
杨花乱糁,拘不定、心情浑似。
何处忽传芳信到,黯黯消魂死。
平生黄卷误我,灯火十年,赢得恁僬悴。
不道真娘,世知稀、犹借青衫名字。评花偶尔。
翠袖红巾空染泪。国士更谁能识得,肯绣平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