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仙纳凉》
《集仙纳凉》全文
宋 / 郑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县滩如沸鼎,玄馆足清幽。

竹径不留暑,莲池先借秋。

学仙师有诀,恋禄我怀羞。

安得双凫舄,乘风八极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liáng
sòng / zhènglín

xiàntānfèidǐngxuánguǎnqīngyōu

zhújìngliúshǔliánchíxiānjièqiū

xuéxiānshīyǒujuéliàn怀huáixiū

ānshuāngdǎochéngfēngyóu

翻译
县滩像沸腾的大锅,深色的书斋里充满宁静。
竹林小径驱散了暑气,莲花池塘提前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学习修仙之道我有秘籍,但贪恋世俗官禄让我感到羞愧。
如何能得到一双仙鹤般的鞋子,乘风翱翔在八方极远之处。
注释
县滩:形容水边沙滩像煮沸的鼎,比喻热闹或喧嚣。
玄馆:深色的书斋,指隐居或学习的地方。
竹径:竹林小路。
不留暑:驱散暑热。
莲池:种有莲花的池塘,象征清凉和高雅。
先借秋:提前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学仙师:修习仙道的老师。
恋禄:贪恋世俗的官职和俸禄。
双凫舄:一双像仙鹤脚的鞋子,象征仙人之物。
八极游:八方极远之地遨游,象征无拘无束的自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凉的夏日景象。"县滩如沸鼎"运用比喻,将县滩比作沸腾的大鼎,形象地展示了其热闹与喧嚣。然而,诗人却选择了"玄馆"这一清幽之地,寻求内心的宁静。"竹径不留暑"写出了竹林小径的阴凉,暗示了环境的宜人,连暑气也无法侵扰。

"莲池先借秋"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化,虽然夏季未尽,但莲池似乎已经提前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学仙师有诀"表明诗人对仙道有所领悟,但又为世俗功名所牵绊,感到羞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像仙人那样乘风飞翔,畅游八极。整首诗以清新之景衬托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和追求,展现了宋代理想主义的倾向。

作者介绍

郑霖
朝代:宋   生辰:1205

南宋开禧元年(1205)入太学,绍定二年(1229)登黄朴榜进士,授江西南安军教授。后知四川嘉定,再升总领淮西军马钱粮,转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此后曾改知赣州、苏州、安庆、平江等地。知安庆时兼任淮浙提刑点浙西刑狱;知平江时兼淮浙发运使。贾似道当权于朝,四处网罗人才以为己用,有意拉拢郑霖。但郑霖深恶贾似道恃世弄权,不愿与其往来,后贾似道以"司都"、"监礼部郎官"等职授郑霖,皆拒不就职。贾怀恨在心,遂诬郑霖造登台桥一事为"积粮聚众,图谋不轨"。理宗偏听
猜你喜欢

展墓

旅食频年昨始归,劣孙犹是布为衣。

一樽浅酒含深泪,万麦高原动茂晖。

笑貌难凭三世远,江山已阅百年非。

纸钱灰冷知何著,去逐风中断燕飞。

(0)

寒食

初晨叶翠转凉光,能接吾心自在香。

静婉帘风供少憩,留停燕翼未回翔。

丽城物态延东旭,佳节人间感北邙。

骚客穷栖多暇绪,闭门横瑟谱潇湘。

(0)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六十四

立马泗水桥,尽见东南山。

斯时日将尽,远射光斓斑。

丈人拄丹笏,玉女卷翠鬟。

黄龙下吸海,起伏生百澜。

离披万莲叶,高拥孤花寒。

神灵天使宅,云雷郁其间。

何当梦游顶,置我瑶瑟弹。

一弹天风操,侧耳满人寰。

(0)

同张徵君澹游蕊珠院分赋诸景仿六言七章·其一方壶一角

琪花入夜欲落,弱水经秋正寒。

撷得凤巢竹实,去凭鸾背阑干。

(0)

访褚逢椿不遇少憩清籁阁二绝·其一

风激微琴在沼泉,静中默有古愁缘。

暗藤自匿苍烟气,不管斜阳恋鸟边。

(0)

游木渎钱氏园三章·其三

绣阁重阑红,琼天四面碧。

晻蔼灵岩秋,挂眼无一尺。

梵塔孤城浮,锦帆太湖画。

袖底篁鸟声,散入水云白。

我御衫五铢,奈何六合窄?

让渠如圹营,结秀坐龙脉。

撷其初菊枝,归沿溆南夕。

回眄颓阳光,寂寂照空驿。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