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
《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羊生得妇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

丹元茅茨只三间,太极老人时往还。

检点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这两句通过春风温和地融化冰雪,表达了人在世间没有真实存在,只是心灵上的触动。春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而“无身”则隐喻了人的虚幻与无常。

"羊生得妇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这两句以羊得妻比喻轻易获得,通过握手一笑的情景,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未受世俗羁绊。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这里描写了一个隐逸之士的生活,他不追求虚幻的仙境,而是享受着简单的生活。佩环鸣响于风中,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豁达态度,即便是在复杂多变的人生旅途中,也能保持本心,不为外界所动摇。

"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 这里批评了那些过分追求形式和名誉的人,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修养与智慧的提升。

"丹元茅茨只三间,太极老人时往还" 描绘了一位修炼丹道的老者,他的居所简陋,却心无杂念,常来常往于自然之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检点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这两句强调了对内心杂念的清理与控制,以及通过修行达到心灵平静,从而驾驭外界万物。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思、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游石门白鹤道院

世上何尝别有天,此间风景即神仙。

倚岩楼阁嚣尘断,排闼峰峦秀色连。

石罅水流声似雨,山腰云出气如烟。

道人记得当年事,煮茗闲谈邵二泉。

(0)

荷露烹茶

塞中地气厚,蒸为零露重。

阴沈晴则浮,橐籥含静动。

物皆承沆瀣,于荷受独涌。

盆盎收有馀,瓶罍罄无恐。

轻胜第一泉,宜用沃心孔。

欲淡不欲浓,天浆流活汞。

三霄与为游,五蕴与为洞。

却笑李家符,何异求登垄。

(0)

鉴始斋

翠阴笼护万松深,鉴始恒教一再临。

此是当年受恩处,益因刻励觐扬心。

(0)

隆福寺行宫杏花

门前一株杏,老干有新花。

刚共东风至,又看午日斜。

桃经御园谢,梅漫石湖誇。

蓦尔和娇态,相逢亦自嘉。

(0)

出哨

出哨登平陆,行行见野庄。

千山栖晚稼,一岭隔秋霜。

穫祗常年半,较犹内地强。

釜炊赖少济,慰不扺忧长。

(0)

静含太古山房

秀起占高朗,山房别一区。

称佳以幽僻,契妙更清殊。

松不烦新种,石皆入古图。

子西善忖度,心得乃先吾。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