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江南何处村,渔翁三两坐槐根。
隔溪相就一烟棹,老妪具炊双瓦盆。
霜前渔官未竭泽,蟹中抱黄鲤肪白。
已烹甘瓠当晨餐,更撷寒蔬共萑席。
垂竿何人无意来,晚风落叶何毰毸。
了无得失动微念,况有兴亡生远哀。
忆昔采芝有园绮,犹被留侯迫之起。
莫将名姓落人间,随此横图卷秋水。
黄叶江南何处村,渔翁三两坐槐根。
隔溪相就一烟棹,老妪具炊双瓦盆。
霜前渔官未竭泽,蟹中抱黄鲤肪白。
已烹甘瓠当晨餐,更撷寒蔬共萑席。
垂竿何人无意来,晚风落叶何毰毸。
了无得失动微念,况有兴亡生远哀。
忆昔采芝有园绮,犹被留侯迫之起。
莫将名姓落人间,随此横图卷秋水。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题渔村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渔村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村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情感,充满了田园诗意。
首句“黄叶江南何处村”,以黄叶点明季节,暗示秋天的萧瑟,引出江南的村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渔翁三两坐槐根”描绘了渔翁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他们坐在槐树下,与自然和谐共处,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隔溪相就一烟棹,老妪具炊双瓦盆”进一步展示了渔村的生活细节,溪边的船只与炊烟,以及老妇人在准备早餐的情景,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渔村的日常温馨。
“霜前渔官未竭泽,蟹中抱黄鲤肪白”则通过渔官和螃蟹、鲤鱼的描写,展现了渔村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同时也暗示了渔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已烹甘瓠当晨餐,更撷寒蔬共萑席”描述了渔民们简单而满足的早餐,以及他们共享寒蔬的场景,体现了渔村生活的朴素与和谐。
“垂竿何人无意来,晚风落叶何毰毸”通过垂钓者和晚风落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了无得失动微念,况有兴亡生远哀”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在渔村生活中,人们能够放下得失,远离忧愁,享受当下。
最后,“忆昔采芝有园绮,犹被留侯迫之起。莫将名姓落人间,随此横图卷秋水。”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告诫世人不要让名声束缚自己,应该像渔村中的生活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渔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仙城一带临江阁,绮窗绣户垂珠箔。
侠客招邀恣冶游,偏提白堕青丝络。
四时佳兴重端阳,风恬昼永蒲酒香。
龙舟百丈争奇捷,伐鼓鸣金赤帜扬。
锦标夺取微茫浦,棹歌奋臂力如虎。
波涛喷薄玉花飞,天吴骧首鼋鼍舞。
倾城士女竞繁华,兰桡桂楫江之涯。
徵歌不觉行云驻,缓舞那知白日斜。
日斜犹自不还家,青牛侧偪走香车。
城南城北香尘合,买尽刘王垄上花。
东城属浮云,四术连广陌。
楼阁互蔽亏,轩车何络绎。
贵贱各有营,劳劳自不息。
往者无复今,今者复为昔。
二曜更相送,谁非逆旅客。
燕赵盛名倡,自矜桃李色。
皓齿激清声,招邀日相索。
长歌一何欢,短歌一何迫。
驰骛奢与华,俛仰成陈迹。
达人务大观,奚必长戚戚。
驱车出广陌,言访谢公墩。
维时当朱明,霁景荡平原。
轻霞浮夕照,远树澹芳村。
习习薰风来,披襟涤嚣烦。
眷言同心侣,山水供清尊。
抗迹避城市,高咏狎兰荪。
缅怀东山俦,往事难具论。
逝者不可作,吊古空苔痕。
而我与之子,吏隐偕白门。
俯仰薄羁束,风雅霭孤骞。
努力崇明德,寤言矢无谖。
安知千载名,不与此山存。
长啸过古刹,幽意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