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吹长风,曲池芙蓉老。
白天坠凉露,湿萤满衰草。
兰房灯烬青,独宿知秋早。
碧波弄明月,自惜颜色好。
起按鸳鸯弦,酸声搅怀抱。
鲤鱼吹长风,曲池芙蓉老。
白天坠凉露,湿萤满衰草。
兰房灯烬青,独宿知秋早。
碧波弄明月,自惜颜色好。
起按鸳鸯弦,酸声搅怀抱。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八月辞》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凉的画面。首句“鲤鱼吹长风”以鲤鱼跃动的形象象征着季节的转换,暗示秋风已至。接下来,“曲池芙蓉老”写出了池塘边的芙蓉花已经凋零,显示出秋天的凄清与萧瑟。
“白天坠凉露,湿萤满衰草”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冷寂,凉露滴落,萤火虫在枯萎的草丛中闪烁,增添了凄凉氛围。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伤。
“兰房灯烬青,独宿知秋早”通过室内青色的残烛光焰,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早早感知到秋天的到来,流露出一种孤寂与无奈的情绪。
“碧波弄明月,自惜颜色好”借碧波荡漾、明月当空的景象,诗人自我怜惜,感叹青春易逝,美好的容颜难以长久。
最后两句“起按鸳鸯弦,酸声搅怀抱”直接抒发情感,诗人抚琴奏出哀怨的旋律,心中的愁绪如琴音般萦绕心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明末文人士大夫的孤寂与怀旧之情。
正琐窗寂静,绣阁凄凉。触景酸辛。
和泪庭前立,便遗容如在,难替招魂。
一纸相思写出,悄向玉炉焚。
纵路隔幽明,寸心不断,离绪难论。思君。
渺何处,惹多少新愁,挨到黄昏。
未见伶俜影,剩棠梨一树,为写春痕。
怅煞谢娘去后,没个惜花人。
只独倚回栏,追思往日空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