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赴补同人》
《答赴补同人》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莫厌春泥没膝深,公卿皆拔自词林。

鹄袍肯在诸生列,虫篆原非壮士心。

山下久无吾屐齿,苇间忽听子挐音。

年来懒与人谀墓,欲赠刘叉未有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rén
sòng / liúzhuāng

yànchūnméishēngōngqīngjiēlín

páokěnzàizhūshēnglièchóngzhuànyuánfēizhuàngshìxīn

shānxiàjiǔ齿chǐwěijiāntīngyīn

niánláilǎnrénzèngliúchāwèiyǒuj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答赴补同人》。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

"莫厌春泥没膝深,公卿皆拔自词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的才华和地位的赞赏,以及自己与同侪在文学创作上的交流互动。这里的“春泥”象征着温暖而充满生机的环境,而“膝深”则暗示着深入其中,无法自拔。"公卿"指的是古代的高级官职,这里用来比喻文人的地位和才华。"词林"则是文学之林,是诗人们互相切磋琢磨的地方。

"鹄袍肯在诸生列,虫篆原非壮士心。"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慨。“鹄袍”是古代一種用白鹤羽毛制成的袍子,这里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诸生列"则指的是众多文人的队伍。"虫篆"是一种小型编织物,是孩子们玩耍用的东西,而“壮士心”则指的是年轻人雄壮的心志。

"山下久无吾屐齿,苇间忽听子挐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山下”和“苇间”都是自然景象的描写,“吾屐齿”则是指个人的足迹,而“子挐音”则是一种乐器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自然界中的声音。

"年来懒与人谀墓,欲赠刘叉未有金。" 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谀墓”是指人们对于逝者的追念和颂扬,而“懒与人”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欲赠刘叉未有金"则显示了诗人想要馈赠给友人的情意,但又感到手头拮据,无以为礼。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文学理想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友谊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踏莎行.中秋寄楚乡

极目行云,销魂良夜。别来五度蟾圆矣。

天涯同是此时看,清光一样人千里。

嬉笑庭前,娇憨儿女。那知人自愁如此。

明年今夕又如何,回头旧事成流水。

(0)

好事近

东风终日弄垂杨,枉是拂烟凌乱。

蓦直一丝吹上,似清愁天半。

几回系缆曲城边,春流暗中换。

记取村儿遥语,在月明高岸。

(0)

江南好·其一八钟楼

楼轩敞,远寺送疏钟。

四面悠扬鸣晓暮,数声断续听西东。槛外夕阳红。

(0)

秦楼月.关盼盼

春寂寂。落红飞满阑干碧。阑干碧。危楼空结。

素心谁白。去年归燕今年识。独留清怨千秋惜。

千秋惜,画成纤影,试临风说。

(0)

酷相思.怀归佩珊

为问侬愁愁有几。

道江水深犹未就,剪断莲丝剖绿薏。

心上也难抛弃。眉上也难回避。相思看得何轻易。

受尽酸辛味。待验取、痴情真与伪。

衾枕也千行泪,衣袖也千行泪。

(0)

菩萨蛮

狐群流入吾常地。名园千古成忠义。白骨葬清池。

萦回柳絮飞。楼台成灰烬。残月空庭冷。

落叶满阶墀。凄凄暮雨时。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