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九日争攀菊,今岁秋香似要催。
诗客每怜佳节近,花神还待蚤霜开。
江头子美空摇橹,篱下渊明懒举杯。
萧索故园惟落木,纷纷蜂蝶谩飞来。
常年九日争攀菊,今岁秋香似要催。
诗客每怜佳节近,花神还待蚤霜开。
江头子美空摇橹,篱下渊明懒举杯。
萧索故园惟落木,纷纷蜂蝶谩飞来。
这首诗《九日无菊》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描绘了重阳节时因无菊花可赏的遗憾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联“常年九日争攀菊,今岁秋香似要催。”以对比手法开篇,前句回忆往年的重阳节,人们争相采摘菊花的热闹场景;后句则描述今年的景象,似乎秋天的香气也在催促着什么,暗含了对今年没有菊花可赏的惋惜之情。
颔联“诗客每怜佳节近,花神还待蚤霜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诗客”的角度,表达了对佳节临近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菊花开放的渴望,以及对花神等待早霜到来的期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等待。
颈联“江头子美空摇橹,篱下渊明懒举杯。”借用杜甫(子美)和陶渊明(篱下指陶渊明隐居之处)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杜甫在江边徒劳地摇动船桨,无法欣赏到菊花的美丽;陶渊明则在篱下,却懒得举起酒杯,似乎连饮酒的兴致也失去了,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面对无菊可赏的失落心情。
尾联“萧索故园惟落木,纷纷蜂蝶谩飞来。”以“萧索”形容故园的荒凉,只有落叶飘零,而蜜蜂蝴蝶却依然纷飞,这一景象既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也反衬出自然界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无菊可赏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新燕新燕何不定,东家绿池西家井。
飞鸣当户影悠扬,一绕檐头一绕梁。
黄姑说向新妇女,去年堕子污衣箱。
已能辞山复过海,幸我堂前故巢在。
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
辛勤作窠在画梁,愿得年年主人富。
西江运船立红帜,万棹千帆绕江水。
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
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
在生有乐当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坏舟畏鼠复畏漏,恐向太仓折升㪷。
辛勤耕种非毒药,看著不入农夫口。
用尽百金不为贵,但得一金即为利。
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
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净。
开敷多喻草,凌乱被幽径。
压砌锦地铺,当霞日轮映。
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
笼处彩云合,露湛红珠莹。
结叶影自交,摇风光不定。
繁华有时节,安得保全盛。
色见尽浮荣,希君了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