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述三首·其三》
《寓述三首·其三》全文
明 / 李玮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长林柘蒸雾,风月开我斋。

饥颜撷瑶草,抚已有深怀。

王风去已久,浇俗流无涯。

民萌既不悟,智者崇厉阶。

寒江湛碧水,秋海峨丹崖。不识猗玗子,聱?与世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社会现实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首句“长林柘蒸雾”描绘了一幅雾气缭绕、林木茂盛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接着“风月开我斋”则将自然界的美好引入诗人的心中,仿佛清风明月为他的书房打开了门户,带来心灵的慰藉。

“饥颜撷瑶草,抚已有深怀”两句,诗人以“饥颜”自喻,表达了内心的空虚和渴望。他采摘瑶草,抚触着这些象征高洁之物,内心深处涌起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王风去已久,浇俗流无涯”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迁,古代的美德已远离久远,世俗的风气却如同江河般无尽流淌,难以遏制。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民萌既不悟,智者崇厉阶”指出民众尚未觉醒,而明智之人却在追求错误的道路,暗示了社会变革的艰难和复杂性。

“寒江湛碧水,秋海峨丹崖”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寒江碧水与秋海丹崖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最后,“不识猗玗子,聱?与世乖”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他似乎在寻找那个理解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猗玗子”,但又似乎意识到这种寻找可能是徒劳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李玮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丘园八咏为顺德龙山家仲迟驾部作八首·其八绛雪楼

天半寒光幻绮霞,倚楼人正赋尖叉。

屏风写出赚山景,万树燕支六出花。

(0)

西园重见诗畸刻本,为之黯然

斐亭钟断阵云阴,杳杳相思八桂林。

一卷琳琅才子语,十年锁钥老臣心。

传人妄计先灾木,割地谁知竟赂金。

重检残编春院夕,五更红烛泪痕深。

(0)

岁暮与晓沧游西湖山作六首·其一

城外西湖湖上山,嵌空楼观古崖间。

满城乞尽仙人药,留取梅花伴客閒。

(0)

寄怀维卿师桂林七首·其三

未能独乐赋园居,归洛温公讲学初。

八阵钤韬开虎豹,百家笺注谢虫鱼。

陈经共下宣尼拜,明箕旁求冉子书。

应念凤凰山下客,天涯寻约待脂车。

(0)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三

南风吹不竞,洲上妾送郎。

北风多杀声,妾心为郎伤。

黯然天水碧,海色明斜阳。

悲歌平元曲,变徵何慨慷!

至今红螺洲,春草为不芳。

男儿不报国,愧死陈璧娘。

(0)

秋怀·其三

策策西风吹晚凉,惊秋人共雁南翔。

海山缥缈半烟雾,泽国萧条初雨霜。

谁许半千论古阵,且逢重九醉他乡。

莫嗟欲济无舟楫,待起鼋鼍与架梁。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