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理不可求,吾将讯苍苍。
草木被春华,松柏遭摧伤。
才高未为福,名大或不祥。
煌煌太史公,逸气横八方。
瑞麟出非时,巷伯终见戕。
晏婴不可作,鲍叔遥相望。
发愤著春秋,掩夺日月光。
文章诚可传,毁辱庸何伤。
言理不可求,吾将讯苍苍。
草木被春华,松柏遭摧伤。
才高未为福,名大或不祥。
煌煌太史公,逸气横八方。
瑞麟出非时,巷伯终见戕。
晏婴不可作,鲍叔遥相望。
发愤著春秋,掩夺日月光。
文章诚可传,毁辱庸何伤。
此诗是南宋文学家刘过的作品,深含哲理和历史感怀。开篇“言理不可求,吾将讯苍苍”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难以预测、无法寻求真理的无奈情绪。"草木被春华,松柏遭摧伤"则是借自然景象,抒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春天的繁花虽然美丽,却也可能使草木受损,而坚韧的松柏亦有遭受摧毁的一日。
接着“才高未为福,名大或不祥”诗人表达了对才能与命运的深刻认识,指出才华横溢并不一定是幸福的象征,相反,过于显赫的名声可能招致灾难。"煌煌太史公,逸气横八方"中,“太史公”指的是司马迁,其“逸气横八方”则形容其文章气势磅磅,超脱世俗。
"瑞麟出非时,巷伯终见戕"诗人借瑞兽不按时序出现的现象,抒发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体命运的思考。"晏婴不可作,鲍叔遥相望"则是表达了对于古代贤臣晏婴、鲍叔的向往与怀念之情。
"发愤著春秋,掩夺日月光"诗人表示要将内心的不满和激愤通过书写《春秋》来表达,同时也在强调个人力量相对于自然界的渺小。"文章诚可传,毁辱庸何伤"则是肯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即使遭到毁谤和诽谤,也不影响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充满了历史哲理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郑君襟抱如阳春,一廛卖药京华尘。
家无所蓄惟善药,六陈之外馀皆新。
制成丸散及㕮咀,按方如法皆精真。
见人抱病不得瘥,痛苦有如同其身。
老人之老幼人幼,切近不异骨肉亲。
不肯屑屑趋势利,不肯蔑蔑轻贱贫。
一心治疗忘劳辛,直待病已情方伸。
人多感德申谢忱,郑君笑受尤欣欣。
人多感德未及报,再干再渎良不嗔。
吾知郑君非常伦,高谊直欲干青旻。
宜乎姓名传缙绅,谁言宋清之后无其人,于戏谁言宋清之后无其人。
结心已铁石,阳春忽先布。
发此琼瑶英,宁能虑霜露。
澹然绝世纷,幽人雅襟度。
何如洛阳花,池馆资贵富。
姚黄与魏紫,绮丽相誇妒。
春风閟重扃,车马日驰骛。
遂令贫者心,对酒起遐慕。
乃知游冶人,谁复重贞素。
流澌古涧春,残雪空江暮。
清香不自知,岂意人相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