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怪涪翁错下言,水仙许入弟兄间。
恨无好语供题品,花定嗔人颓玉山。
颇怪涪翁错下言,水仙许入弟兄间。
恨无好语供题品,花定嗔人颓玉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廨舍梅花欲开三绝(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独特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颇怪涪翁错下言”,这里的“颇怪”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情绪,诗人对“涪翁”的言论持有保留态度。涪翁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位高士,或许在这里是对某个人的尊称。而“错下言”则意味着不完全认同或批评对方的话语。
“水仙许入弟兄间”,诗人提到“水仙”,即荷花的别称,这里象征纯洁、高雅。在这句话中,“许入”表达了一种接纳和包含之意,而“弟兄”则指的是兄弟之间的情谊,暗示了诗人对某种关系或团体的向往。
“恨无好语供题品”,这里的“好语”是指美好的言辞,“供题品”则意味着用于讨论和评价的内容。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话语来赞美眼前景象或情感的遗憾。
“花定嗔人颓玉山”,“花定”可能是指梅花,即诗题中的“廨舍梅花欲开”。而“嗔人”则表达了一种轻微的责备情绪,“颓玉山”则形容一种美好的景象或境界。整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人们未能充分欣赏和保护这些美好事物的不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深邃的情怀。
春潮不到石城脚,十丈楼船浅沙阁。
楚天衮入秦淮流,白日黄尘亦冥漠。
胡儿走马沙上归,青兕豪猪载毡橐。
旌旗不动弓矢闲,百金砗磲作璎珞。
龙盘虎踞天地静,稽首清明可终托。
当时被发饮此水,铁骑如山照秋郭。
鸟惊兽骇人莫知,天欲以血洗伊洛。
三山砥砺水濯磨,万夫相望在雕鹗。
东风两鬓今萧萧,何当以此叩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