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山来万虑澄,平怀一种任腾腾。
庭前树色秋来减,槛外泉声雨后增。
挑荠煮茶延野客,买盆移菊送邻僧。
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
自入山来万虑澄,平怀一种任腾腾。
庭前树色秋来减,槛外泉声雨后增。
挑荠煮茶延野客,买盆移菊送邻僧。
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自入山来万虑澄,平怀一种任腾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境界,诗人仿佛与世隔绝,心灵得到了净化。接着,“庭前树色秋来减,槛外泉声雨后增”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树色减退,泉水声却在雨后更加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韵律。
“挑荠煮茶延野客,买盆移菊送邻僧”描绘了诗人与山中友人的交往,通过简单的日常活动,如采摘荠菜煮茶招待访客,购买花盆移植菊花赠予邻居僧侣,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种生活态度,与“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传达了对自由、自然和真挚情感的崇尚,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一柱擎天,万里无云,四海无波。
喜红旗扬起,乾坤浩荡,东风拂遍,遐迩歌和。
六亿人民,同登寿域,见者惊译安乐窝。
国庆日,听天安门外,动地讴歌。神州大好山河。
人更觉,今朝壮丽多。看马列真文,功高粟帛。
孙吴神武,力止干戈。
玄圃桃繁,仙山枣大,松柏长青带茑萝。
无私颂,为群伦祝福,欢醉颜酡。
清阴匀小院。新虫语里,闲愁一片。
莫倚栏杆,今夜明蟾如练。不怨清寒梁案。
只难遣、年年离怨。江路远。双飞贴水,此情羞燕。
可奈减却芳菲,误几信花风,他乡犹恋。
试问罗衾,漫道别情禁惯。
昔昔思眠还醒,展翠幕、春星寒转。凭几倦。
人静更深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