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八》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八》全文
元 / 清珙   形式: 七言律诗

自入山来万虑澄,平怀一种任腾腾。

庭前树色秋来减,槛外泉声雨后增。

挑荠煮茶延野客,买盆移菊送邻僧。

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自入山来万虑澄,平怀一种任腾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境界,诗人仿佛与世隔绝,心灵得到了净化。接着,“庭前树色秋来减,槛外泉声雨后增”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树色减退,泉水声却在雨后更加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韵律。

“挑荠煮茶延野客,买盆移菊送邻僧”描绘了诗人与山中友人的交往,通过简单的日常活动,如采摘荠菜煮茶招待访客,购买花盆移植菊花赠予邻居僧侣,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种生活态度,与“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传达了对自由、自然和真挚情感的崇尚,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作者介绍

清珙
朝代:元

(1272—1352)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猜你喜欢

沁园春.一九六三年十二月,赋呈毛主席

一柱擎天,万里无云,四海无波。

喜红旗扬起,乾坤浩荡,东风拂遍,遐迩歌和。

六亿人民,同登寿域,见者惊译安乐窝。

国庆日,听天安门外,动地讴歌。神州大好山河。

人更觉,今朝壮丽多。看马列真文,功高粟帛。

孙吴神武,力止干戈。

玄圃桃繁,仙山枣大,松柏长青带茑萝。

无私颂,为群伦祝福,欢醉颜酡。

(0)

相见欢·其一

新来愁恨无端。菊丛残。满地夕阳黄叶、暮鸦天。

浮生事。歌垂泪。酒开颜。好是春花秋月自年年。

(0)

定风波.云君病中属儿辈寄书促归,因赋此以慰之

一纸书来感岁华。二年何事苦离家。

春色不关人聚散。撩乱。芳梅依旧满枝花。

病里须防愁作祟。闲睡。醒时儿女任喧哗。

待我归来春未半。相见。从新花月作生涯。

(0)

长相思·其二

雨丝丝。柳丝丝。春去堂堂几许时。呢喃双燕知。

折杨枝。赠杨枝。只是今朝暂别离。重来应有期。

(0)

菩萨蛮.重阳前一日楼望有感

瘦林簌簌瓢残叶。西风翠袖楼头拂。有弟不能来。

遥天雁唳哀。移家京国住。三度经寒暑。

重九又明天。故山飞纸鸢。

(0)

玉漏迟

清阴匀小院。新虫语里,闲愁一片。

莫倚栏杆,今夜明蟾如练。不怨清寒梁案。

只难遣、年年离怨。江路远。双飞贴水,此情羞燕。

可奈减却芳菲,误几信花风,他乡犹恋。

试问罗衾,漫道别情禁惯。

昔昔思眠还醒,展翠幕、春星寒转。凭几倦。

人静更深谁见。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