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北郭外前汤普济庵》
《题北郭外前汤普济庵》全文
宋 / 陈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一尖龙舌地,兰若此中开。

曲径深依竹,荒池浅凿苔。

要令溪水接,莫碍野云来。

只恐庵居兴,难淹出世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ěiguōwàiqiántāngān
sòng / chénzhāo

jiānlóngshélánruòzhōngkāi

jìngshēnzhúhuāngchíqiǎnzáotái

yàolìngshuǐjiēàiyúnlái

zhīkǒngānxīngnányānchūshìcái

翻译
山尖上生长着如龙舌般的兰花,就在这座庵院中绽放。
弯曲的小路深入竹林深处,荒废的池塘边长满了青苔。
希望能让溪水与庵院相连,不妨碍野外的云朵飘入。
只怕庵中的生活会让人沉醉,难以展现出世间的才华。
注释
尖:山峰的顶端。
龙舌:形容兰花形状像龙的舌头。
兰若:指庵院或寺庙。
曲径:弯曲的小路。
竹:高大的竹子。
荒池:废弃或荒芜的池塘。
溪水:小溪的流水。
野云:自然界的云彩。
庵居:庵舍或僧人的住所。
出世材:超脱世俗的人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林庵庙景象。"一尖龙舌地"形象地刻画了土地的奇特形状,如同龙的舌头般突出。"兰若此中开"点明了兰花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高洁。

"曲径深依竹"描绘了弯曲的小路深入竹林之中,增添了禅意与隐逸之感。"荒池浅凿苔"则展示了池塘虽荒芜但仍有生机,青苔的生长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诗人希望庵庙与自然和谐相接,"要令溪水接"表达了对流水的亲近,让溪水滋养这片净土。同时,"莫碍野云来"表达了庵庙应保持开放,让自由自在的云彩出入,寓意着心灵的自由。

最后,诗人担心自己过于沉浸在这份宁静中,可能会失去入世进取的机会,"只恐庵居兴,难淹出世材"流露出淡淡的忧虑,表达了对平衡世俗与出世的追求。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作者介绍

陈炤
朝代:宋

宋常州无锡人,字光伯,号肖梅。少工词赋。度宗咸淳元年进士。为丹徒县尉,累迁知朐山县,奔母丧归。恭帝德祐元年,元兵攻常州,知州姚訔辟为通判,率兵御之,自夏至冬,协力固守。后城破,巷战而死。
猜你喜欢

酬泗州韦中丞埇上日寄赠兼次本韵

鲁儒相悟欲成空,学尽文章不见功。

官自掖垣飘海上,镇从随岸入山中。

尝遭火发瞿云宅,争得天如老氏弓。

何意杜陵怀宝客,也随迷路出关东。

(0)

寓题

王泽犹来雅在新,尚词微事可愁人。

淫哇满眼关雎弱,犹贺清朝有此身。

(0)

许州旌节到作

两地旌旗拥一身,半缘伤旧半荣新。

州人若忆将军面,写取雕堂报国真。

(0)

赠僧

卓立不求名出家,长怀片志在青霞。

今日英雄气冲盖,谁能久坐宝莲花。

(0)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

今古同嘉节,欢娱但异名。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酒泛金英丽,诗通玉律清。

何言辞物累,方系万人情。

(0)

酬卢郎中游寺见招不遇

偶出送山客,不知游梵宫。

秋光古松下,谁伴一仙翁。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