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唐元徵太史二首·其一》
《送唐元徵太史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绝句

乘轩百道拜行尘,不独奎章昼锦新。

江左流离诗里画,寰区人物眼中筋。

(0)
鉴赏

此诗《送唐元徵太史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通过对唐元徵太史的赞颂,展现了对文人风骨与才华的崇敬之情。

首句“乘轩百道拜行尘”,描绘了唐元徵太史乘坐华丽的车马,沿途百姓纷纷跪拜的情景,以“百道”形容拜见之众,既显出其声势浩大,也暗示了其德高望重的地位。同时,“行尘”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道路的繁忙景象,也暗含了人们对唐元徵太史的敬仰之情。

次句“不独奎章昼锦新”,进一步赞扬了唐元徵太史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其品德和风采也如同昼锦一般,光彩照人。这里“奎章”借指文学艺术的精粹,“昼锦”则比喻光彩夺目,生动地表现了唐元徵太史在文坛上的杰出地位和影响力。

后两句“江左流离诗里画,寰区人物眼中筋”,将唐元徵太史的诗作比作画中之景,寓意其作品如同流动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通过“寰区人物眼中筋”这一表达,强调了唐元徵太史在文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着整个文坛,成为人们心中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唐元徵太史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文人风骨与才华的敬仰,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文化传承的追求。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花珠二绝·其一

雨细成珠琲,纷纷入绿花。

绿花无不湿,倾处又成波。

(0)

用秦少游韵二首·其一

春风花草绣林皋,索莫谁怜止酒陶。

晚学文章真末技,早知州县亦徒劳。

年光可叹石中火,人事休磨笑里刀。

分外更须贪富贵,如求兔角与龟毛。

(0)

岁时书事·其一

官居尽日閒,随意自消遣。

出门河水清,风定回长练。

烟林入画图,脱叶霜新绚。

景色为人妍,一岁知几变。

因思天地间,是处堪留恋。

指随襟袖寒,地气近淮甸。

归来吹青灯,峨冠看经传。

今人聊复尔,古人不可见。

(0)

杜门

初官金台边,日长颇閒暇。

细赓饮酒诗,喜无俗子驾。

云轻月缓梳,竹少花相亚。

官塘颇尘嚣,数间名传舍。

吾身聊自适,阅世如啖蔗。

春初汎舟回,晴溪山影射。

苍苔护鱼池,粉墙旁花架。

东风知人情,游丝从空下。

历览佳有馀,顷刻在所化。

杜门观我心,陶冶有鲍谢。

(0)

赁宅

及春游帝里,赁宅似吾家。

雨霤生新草,风床受落花。

病多添老懒,虑澹远纷华。

时与幽人遇,烧香煮茗芽。

(0)

雨中对梅寄何户曹·其一

颇爱连山雪映溪,南枝休笑北枝低。

扬州有客同吟咏,湖上何人更品题。

云未商量春后雪,花先零落雨中泥。

清愁一点无归着,回首东风起杖藜。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