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细成珠琲,纷纷入绿花。
绿花无不湿,倾处又成波。
雨细成珠琲,纷纷入绿花。
绿花无不湿,倾处又成波。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滴与花朵相遇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诗意的韵味。
首句“雨细成珠琲”,以“珠琲”比喻雨滴,形象地展现了雨点细小而密集的状态,如同珍珠串成的项链,既生动又富有美感。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柔、宁静的氛围,仿佛能听到雨滴轻轻敲打花瓣的声音。
次句“纷纷入绿花”,进一步描绘了雨滴落入绿色花朵中的景象。“纷纷”二字不仅表现了雨滴降落时的密集和急促,也暗示了雨势之大,使得雨滴仿佛从空中纷至沓来,落入每一朵绿花之中。这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雨与花之间互动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绿花无不湿”,强调了雨滴对所有绿色花朵的覆盖,没有遗漏,表现了雨的普遍性和无差别性,同时也突出了雨滴与花朵之间的紧密联系,无论是高大的树木还是低矮的小草,都被雨水滋润着,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最后,“倾处又成波”,则描绘了雨水汇聚后形成波浪的情景。当雨滴从高处落下,汇聚在一起时,它们不再只是个体的存在,而是形成了流动的波浪,象征着力量的汇聚和变化。这一句不仅展现了雨水的动态美,还蕴含了一种生命的循环与流转,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滴与花朵相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简单而又美好的瞬间,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界的景象转化为富有情感和哲思的艺术作品,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奥秘与美好。
冠屦天地间,车笠风云从。
我行半东南,已复八十翁。
取友必端人,求我我蒙童。
初见老不化,宿学今何功。
万丈委羽山,中有人中龙。
文气苏玉局,心事庞德公。
岂不愿纳交,谁与先为容。
何物瀹小子,托根岁寒松。
寄我寿我诗,墨妙扬古风。
扇开眼眊氉,翼起身龙钟。
要知片云外,实共二浙东。
气以类相应,面未心已同。
端如获骊珠,不羡放鸽笼。
滥吹谱美茎,难报来施丰。
北风行黑杀,东南天柱折。
忠臣锯解头,文士刀抉舌。
我亦走危途,腥埃蒙面铁。
攀缘极棱层,双跟迸皴血。
山人邂逅惊,强颜取容悦。
班荆分菜糜,儿童笑流歠。
荼毒复荼毒,难说更难说。
十月初五夜,山林阴气合。
骨肉复何之,无从知死活。
眼光射先庐,山人火烈烈。
虎狼相往来,左右无寸挟。
吞声哭达旦,忽与妻孥接。
相持牵衣裳,透肤霜露浃。
何时是归时,细思增郁结。
且见脊令飞,绕树日千匝。
手扬教铎下龙汀,三载从容擅最称。
禄釜半虚家继廪,书窗独冷仕如僧。
狎曾问字春风坐,惜欠论心夜雨镫。
此去兰台芸阁邃,尚须时寄一溪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