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依潭影宿,疏磬报清晨。
壑静龙身蛰,僧闲虎迹亲。
高林仍照旧,曲径尚通人。
兴废增悲感,题碑又一新。
曾依潭影宿,疏磬报清晨。
壑静龙身蛰,僧闲虎迹亲。
高林仍照旧,曲径尚通人。
兴废增悲感,题碑又一新。
这首诗描绘了空心潭的宁静与深邃,以及时间流转带来的感慨。首联“曾依潭影宿,疏磬报清晨”写出了诗人曾在潭边住宿,清晨时分,稀疏的钟声打破了寂静,唤醒了新的一天。颔联“壑静龙身蛰,僧闲虎迹亲”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山壑比作沉睡的龙身,僧人悠闲地与虎迹相伴,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颈联“高林仍照旧,曲径尚通人”则描绘了高大的树林依旧如故,弯曲的小径依然通向远方,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不变。尾联“兴废增悲感,题碑又一新”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即使在新的碑文上留下了痕迹,也难以抹去历史的沧桑与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寒士把茆聊盖头,岂假山水寻清幽。
偶然驻足得胜地,造物所赋非人谋。
有山无水清晖减,有水无山爽致卑。
流水青山屋上下,此妙唯许坡公知。
青阳迫残腊,寒色满江干。
我有采薪疾,君方行路难。
来无十日款,去作一程宽。
翌晚解鞍罢,亲庭足笑欢。
海风吹潮浊如泥,咫尺不辨鱼与龟。
秋潭表里冰镜净,下瞰直可茎须眉。
乃知有万不齐物,心到定处皆能窥。
君心久矣波不起,天地不逃圆镜里。
胸中玲珑列星宿,眼底远近佳山水。
人言君脚踏四方,不知君閒谓君忙。
寒炉曾与话清夜,始觉牖户虚生光。
我生之日直南斗,逢人得骂不脱口。
而今只把定眼看,得失空花总何有。
但愁国事纷披猖,举棋不定观惊旁。
天倾地仄欠撑拄,安得不动铁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