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烁田园,渴雨麦焦死。
田园复何有,黄埃间苍耳。
痴龙抱珠眠,无术鞭之起。
农夫吁群神,邑令走社壝。
我心方惄然,咎人更咎己。
闭门星月下,陈词窃长跪。
谴责加闾阎,请自长官始。
瘝职当受辜,勿移于赤子。
祝罢复出祷,惭惶意无似。
何时雨倾盆,野色青一洗。
赤日烁田园,渴雨麦焦死。
田园复何有,黄埃间苍耳。
痴龙抱珠眠,无术鞭之起。
农夫吁群神,邑令走社壝。
我心方惄然,咎人更咎己。
闭门星月下,陈词窃长跪。
谴责加闾阎,请自长官始。
瘝职当受辜,勿移于赤子。
祝罢复出祷,惭惶意无似。
何时雨倾盆,野色青一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乾隆年间,面对台南郡长时间干旱,农作物枯萎,百姓生活困苦的情景下,内心深感忧虑与自责,于是向天神祈雨的场景。
首句“赤日烁田园”,形象地描绘了烈日炙烤大地,田园一片荒芜的景象。接着“渴雨麦焦死”一句,点明了干旱导致小麦干枯死亡的严重后果。随后,“田园复何有,黄埃间苍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农田荒废,杂草丛生的凄凉画面。
“痴龙抱珠眠,无术鞭之起”运用拟人手法,将龙比喻为痴愚之物,无法唤醒,暗喻了当时人们对于干旱原因的困惑和无奈。接下来,“农夫吁群神,邑令走社壝”描绘了农民和地方官员向神灵祈求降雨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解决干旱问题的迫切愿望。
“我心方惄然,咎人更咎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自责,不仅责怪他人,也反思自己的责任。他闭门独处,在星月下默默祈祷,请求上级官员承担责任,避免将灾难转嫁给无辜的百姓。“谴加闾阎,请自长官始”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公正与责任的坚持。
最后,“何时雨倾盆,野色青一洗”表达了诗人对大雨降临、万物复苏的渴望,以及对自然恢复生机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希望,以及对公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