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清和六辔停,琴斋潇洒静因宁。
婪春花色丁星紫,过雨山容缥缈青。
乳窦玉淙声倍壮,绣茵绿缛气犹馨。
阶前双栝解人意,送与新阴翠满庭。
别院清和六辔停,琴斋潇洒静因宁。
婪春花色丁星紫,过雨山容缥缈青。
乳窦玉淙声倍壮,绣茵绿缛气犹馨。
阶前双栝解人意,送与新阴翠满庭。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游历玉泉山,在清音斋小憩时所见的宁静美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首句“别院清和六辔停”,描绘了诗人离开喧嚣,进入一处清幽的别院,六辔象征着马车,暗示了诗人暂时放下尘世的烦忧,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琴斋潇洒静因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雅致,琴斋不仅是一个弹奏音乐的地方,更是一个心灵得以安放的空间。
“婪春花色丁星紫,过雨山容缥缈青”两句,通过对比春末夏初的花朵与雨水后的山景,展现了自然界色彩的变化与生命力的勃发。紫色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而经过雨水洗礼的山峦则呈现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青绿色调,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乳窦玉淙声倍壮,绣茵绿缛气犹馨”则将视线转向了山中的小溪与草地。乳窦是指泉水从岩石中流出的小孔,玉淙形容水流清澈而悦耳的声音,这里强调了水声的壮丽与清脆。绣茵比喻绿草如茵,绿缛则形容草木茂盛,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空气中还弥漫着花草的香气。
最后,“阶前双栝解人意,送与新阴翠满庭”以双栝树作为结尾,双栝树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它们似乎理解了诗人的期待,为庭院带来了新的绿荫,满庭皆是翠绿之色,既是对初夏景色的赞美,也是对自然循环之美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深深喜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