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吹二十四首·其十》
《凤吹二十四首·其十》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沪海攀留不觉秋,轻装泣别独西游。

朝朝鸟语调莺舌,夜夜风声撼石头。

亦愿蜡灰从此冷,又愁雁帛有时休。

踟蹰进退真无那,始信抽刀难断流。

(0)
鉴赏

这首诗《凤吹二十四首(其十)》由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沪上与友人分别后,独自西行的旅程,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首句“沪海攀留不觉秋”,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上海,以及季节——秋天,暗示了离别的氛围。女子在繁华的都市中与朋友依依不舍地告别,时间仿佛静止,她没有察觉到季节的更迭。

接着,“轻装泣别独西游”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轻装简行,带着泪水与朋友告别,独自踏上西行的旅途。这一句通过“泣别”和“独”字,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朝朝鸟语调莺舌,夜夜风声撼石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白天的鸟语莺啼与夜晚的风声交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然而,这些美好的自然声音并未能冲淡女子心中的离愁,反而更加凸显了她的孤独与哀伤。

“亦愿蜡灰从此冷,又愁雁帛有时休”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忧虑。她希望自己的情感如同蜡烛的灰烬一样冷却,不再燃烧,但又担心远方的亲人或友人的书信会带来更多的思念与牵挂。

最后,“踟蹰进退真无那,始信抽刀难断流”两句,以女子在旅途中犹豫不决的状态,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情。她意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割断心中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是一条无法逆转的情感之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离别与思念中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吴妍因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酬黎惟仁春日登楼见寄

仙客楼成海上家,新诗字字染春霞。

烟轻水郭丝丝柳,风细池台树树花。

芝径羹香煮白石,松房酒熟漉丹砂。

非关草色怜公子,自爱衡门度岁华。

(0)

发湟川

归棹下湟川,扁舟去若仙。

奇峰争插岸,怪石尽撑天。

刻画神工似,雕虫物象全。

孤根斜竖笋,侧叶倒垂莲。

碍日仙幢起,嵌空佛座悬。

阳崖飞盖舸,暗穴下浇泉。

忽向山阴道,频回剡曲船。

祇言疲应接,无事久攀援。

游客难名状,图经失品诠。

不缘诗里画,胜绝若为传。

(0)

赠太医院心泉吴君

问讯壶中隐,移家傍紫冥。

世传医国业,囊挟度人经。

素女留丹诀,真人葆性灵。

录从新注续,方启世途醒。

鼎畔敲云母,松根斸茯苓。

雌雄铅汞用,龙虎坎离扃。

药臼偏临水,茶垆半倚屏。

焚香开紫诰,盥手诵黄庭。

胜日云鸾舞,齐年海鹤形。

儿孙何用祝,华烛礼坛星。

(0)

热审喜雨时观政司冠署

圣人弘在宥,优诏出都官。

炎月遵周令,薰风叶舜弹。

持衡臣道直,解网主恩宽。

折用片言易,仁从三宥难。

随车宜郑守,相国有袁安。

六月繁霜远,当空赤电盘。

浮凉消郁祲,积闰长新澜。

明照覆盆隐,波添涸辙欢。

鸠司风竞爽,槐市夏偏寒。

解泽弥天降,需云大地观。

吕条元慎罚,虞典欲胜残。

尚想囹空日,应同画象看。

(0)

泛?川出三洲口溯大江至石洲登岸和四兄七弟·其一

落日晴川曲,悠然趣不穷。

偶乘舟楫兴,还与弟兄同。

山水存微尚,琴尊挹素衷。

晚来清管发,时逐蓼花风。

(0)

西樵山行作·其二

逍遥彩云际,窈窕春山阿。

灌木见垂葛,孤村闻伐柯。

烟霞尘事少,水石野情多。

若问东山意,其如风月何。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