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斋尚书作东坡生日宴集同人节庵师会张文襄公之葬亦来京师》
《陶斋尚书作东坡生日宴集同人节庵师会张文襄公之葬亦来京师》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东坡千载人,忠义秉孤尚。

幼齐孟博贤,长接韩富行。

嗟晚来京师,流涕范公葬。

登进无他途,召对何直伉。

知人先帝明,欲语声已放。

金莲送夜归,步步增悽怆。

身后万口传,生前一箧谤。

千秋几丙子,此纪独难忘。

好古今陶公,异代同高旷。

张筵拜公辰,设像酬众仰。

万金刊七集,朱本陈新样。

齐翰剔耳图,古趣不可状。

入座多诗人,老辈留三两。

妙迹影西楼,礼罢一一饷。

有带腰弗胜,遥情寄孤唱。

吾师海南来,久病喜无恙。

君劾我休官,二老笑相向。

三年逢都门,未见倒瓶酿。

昔奔两宫丧,一宿翻然飏。

平生抱冰翁,咫尺不相访。

再见巳为棺,三过遂营圹。

劳劳万端忧,偿此一日畅。

愿少留斯须,杯行勿辞让。

晚景最可惜,坡语真无诳。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陶斋尚书作东坡生日宴集同人节庵师会张文襄公之葬亦来京师》。诗中表达了对宋代文学家苏轼(东坡)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感慨。

诗的开头赞扬了苏轼的忠诚与正义,提到他年轻时与孟博、韩、富等贤士交往,后在京城为官,对范仲淹的去世深感悲痛。接着描述了苏轼在朝廷中的地位和遭遇,以及他与先帝的关系。诗中还提到了苏轼的文学成就,如“金莲送夜归”比喻其作品的光芒,以及“万金刊七集”赞扬其著作的广泛流传。

诗中也反映了苏轼生前后的评价差异,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与赞誉。最后部分提到与苏轼同时代或后世的文人聚会,共同纪念苏轼的生日,并表达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苏轼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张林泉兄弟倡和三首·其一

一车南去两帆西,白首林泉独短藜。

为问闽中听谢豹,何如清夜楚猿啼。

(0)

宋太祖雪夜幸赵普第

风雪开门夜甚寒,此来非但一尊欢。

江南果是他家物,岂可容人卧侧鼾。

(0)

次韵景辰出东郊之作

今日暴寒天始晴,买舟乘兴出东城。

逢场作戏何妨事,对酒当歌且尽情。

乔木故家谁得在,残山剩水独经行。

季鹰自有鲈鱼分,不负闽乡好政声。

(0)

会昌道中

梭头船子靸鞋轻,逆水上滩三日程。

岸回时见虎狼迹,村远不闻鸡犬声。

人事往来何日定,世途登顿几时平。

老怀莫为投荒怯,喜有青山绕县城。

(0)

雪中寄朱梅雪

纷纷三日不肯积,顷刻聚来平路岐。

寒窗夜误鸡报曙,冻树昼集乌号饥。

南邻酒伴可走觅,东家蹇驴难借骑。

不如闭门自引满,此际岂是千人时。

(0)

挽杨仲桓学正

开卷即潸然,斯人不永年。

春秋郯子国,风雨广文毡。

遗德令人爱,清诗与世传。

至今华表鹤,夜夜月中旋。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