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杨仲桓学正》
《挽杨仲桓学正》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开卷即潸然,斯人不永年。

春秋郯子国,风雨广文毡。

遗德令人爱,清诗与世传。

至今华表鹤,夜夜月中旋。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杨仲桓学正》是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对逝者杨仲桓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崇敬之情。

首句“开卷即潸然”,开篇便以读者阅读逝者生平或遗作时的泪水,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暗示了杨仲桓的早逝对后人来说是一份无法弥补的损失。

“斯人不永年”一句,直接点明了杨仲桓生命短暂的事实,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之情。“斯人”指代杨仲桓,强调其为一个特别的人,却未能享受长久的生命。

接下来,“春秋郯子国,风雨广文毡”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郯子国可能是指杨仲桓出生或成长的地方,而“广文毡”则可能象征着他在学术或教育领域的贡献。这两句通过地理与物品的对比,既描绘了杨仲桓的生活背景,也突出了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影响。

“遗德令人爱,清诗与世传”则是对杨仲桓品德和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遗德指的是他留下的道德品质,令人怀念;清诗则是指他的诗歌作品,流传于世,为人们所喜爱。

最后,“至今华表鹤,夜夜月中旋”两句,运用了华表和仙鹤的意象,华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柱,常用于陵墓前或宫殿入口处,象征着逝者的高尚品格和不朽精神;仙鹤则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作长寿和高洁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杨仲桓高尚品格和不朽精神的永恒怀念,以及对他作品和精神影响的持续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意象,深情地缅怀了杨仲桓这位学者的卓越贡献和高尚人格,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与无尽怀念。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上元夜灯火词·其二

清新每爱燕公句,奇巧休誇苏福灯。

大地都来成不夜,小参谁复得相应。

(0)

文嘉仿米友仁云山卷

衡山三绝肖老米,休承亦复如虎儿。

家风辉映称合璧,艺苑盛事传今兹。

潇湘白云留董迹,画禅书室重拈题。

文水规模见是卷,比似原作无然疑。

夜雨晓烟乍合泮,三湘七泽浑迷离。

草草中不失天真,元晖三昧诚得之。

妙哉道场山畔苕溪上,屡教神往撚吟髭。

双美合并信奇遇,不胫妙喻有所思。

(0)

题董其昌山水卷

已传北苑超群法,更得南宫三昧奇。

底事迎眸堆湿润,楚江烟雨动经时。

(0)

护国寺

护国祗园已有年,胜迹灵踪传日下。

谁知今日梵王宇,乃是前元丞相舍。

我屡经过未临顾,问古寻诗其可罢。

初冬清跸移御园,道便琳官一停驾。

重扃狞有开明守,曲砌明争越绫砑。

森然乔木荫玉墀,纷若丰碑傍云榭。

天人帝释各殊相,或喜而龂怒而咤。

夜摩兜率六欲天,其次脩罗鬼王伯。

能仁端居乃无为,信有三摩司造化。

试思舍宅福何在,墨胎翁妪相看乍。

幞头凤帔易旧装,祗博腐儒相奖借。

道同岂必繫衣冠,雀弁黄收异周夏。

北魏金辽率殷鉴,谬云复古罪无赦。

当年燮理责难辞,翁而有知首肯谢。

甲第潭潭富且宏,周览规模增感讶。

隔街燕国有赐居,其门如水才三架。

(0)

驻跸喀喇河屯行宫偶作

昭邱结宇敞轩楹,赢得岚光四面并。

花冒露开刚席展,山迎客到正秋清。

雨霏绣壤禾添馥,风度单椒树有声。

一路西成经快睹,得教岩馆暂怡情。

(0)

秋日即目用唐太宗爽气澄兰沼诗八句为题各赋一首·其一爽气澄兰沼

欲识秋来意,先从水面看。

蓼风奏微爽,荷影荡轻澜。

镜朗游鳞避,纨铺宿鹭安。

长天正一色,谁挂月轮团。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