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一》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牛若不穿鼻,岂肯推人磨。

马若不络头,随宜而起卧。

乾地终不涴,平地终不堕。

扰扰受轮回,祗缘疑这个。

(0)
注释
牛:指牛这种动物。
穿鼻:套上鼻环,用于牵引。
岂肯:怎么肯,表示不愿意。
推人磨:驱使牛拉磨。
络头:给马戴上笼头。
随宜:根据适宜,自由地。
起卧:躺下或起来。
乾地:干燥的地面。
涴:沾染,污染。
平地:平坦的地方。
堕:倒塌。
扰扰:纷扰,混乱。
轮回:佛教中指生死轮回。
祗缘:只因为。
这个:指代某种迷惑或不解的事物。
翻译
如果牛不被套上鼻环,怎么会被人驱使拉磨?
马如果不被戴上笼头,就会随意躺下或起来走动。
即使在干燥的地面,也不会沾染污秽,平坦的地方也不会倒塌。
纷扰的世间万物都在轮回中受苦,只因为对‘这个’有所疑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收录在他的一组诗集中,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通过这短小的四句,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牛若不穿鼻,岂肯推人磨。" 这两句以比喻手法,指出没有外在压迫的牛自然不会主动去做繁重的劳作,这里暗含着对当时社会中人民被剥削和压迫的情形所表达的不满。

"马若不络头,随宜而起卧。" 这两句同样以马为喻,用来说明没有束缚的马自然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是在强调自由与自主的重要性。

"乾地终不涴,平地终不堕。"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即不干燥的地永远不会变得湿润,不平坦的地也永远不会坍塌。这象征着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稳定的向往。

最后两句 "扰扰受轮回,祗缘疑这个。" 表达了对世间万物被命运的车轮所困和循环,不断地受到束缚与限制的感慨,以及对于这种宿命论的怀疑与不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王安石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是一篇充满哲思与批判精神的杰出之作。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题米南宫画

风流不见米南宫,依旧云林远树重。

貌得匡庐旧游处,半江秋色洗芙蓉。

(0)

和东禅悦堂遣兴韵

读经香满室,燕坐自朝曛。

鸟啄生台饭,龙吞洗钵云。

心花幽处现,天籁静中闻。

汩汩红尘海,虚空念不分。

(0)

蚕簇

前朝茧如山,今朝卵如粟。

如山今岁谋,如粟来岁足。

来岁一何神,生花楮一幅。

丁宁语荆妇,依时勤晒沐。

(0)

顾恺之秋江晴嶂

从来六法重长康,染得新图更郁苍。

万顷远横秋镜阔,千重林立彩云长。

村村鸡犬鸣晴昼,两两樵渔话夕阳。

无限风烟谁得似?欲将此处付行藏。

(0)

留别金门知己

野马脱羁鞅,倏疑天地宽。

临风一长鸣,风吹散入青冥间。

颇如鲁仲连,蹈海不复还。

又如安期生,长留一舄令人看。

江南浩荡忽如海,落日照耀浮云关。

既不能低眉伏气摧心颜,诡遇特达惊冥顽。

又不能抱书挟策千万乘,调笑日月相回盘。

匡庐迢迢接仙山,仙翁泛若秋云间。

长松之阴引孤鹤,望我不见空长叹。

采铅天池津,饮醁桃花湾。

苍梧倒影三湘寒,赤城霞气生微澜。

鲸鲵翻空海波赤,晓色欲上扶桑难。

人间之乐兮诚不足恃,何如归卧栖岩峦。

栖岩峦,卧岩穴。

夜半天风吹酒醒,犹有西溪万年月。

(0)

崔徽写真

舞鸾妆镜拭铅华,毫素无声散彩霞。

夜月影寒分桂魄,春冰晕薄映桃花。

梦随图去凭青鸟,愁逐书来点墨鸦。

未得离魂如倩女,衰容先我到君家。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