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在位,毒流缙绅。爰及三年,愤积神人。
乃披忠悃,乃吁帝宸。惟帝时嘉,俟时而行。
惟彼奸谗,捏搆诬绳。惟帝赫然,迸兹佞人。
爰逮小臣,亦置于刑。于皇明圣,实余寡诚。
大奸既去,遑恤我身。阳德方亨,永底乂宁。
大奸在位,毒流缙绅。爰及三年,愤积神人。
乃披忠悃,乃吁帝宸。惟帝时嘉,俟时而行。
惟彼奸谗,捏搆诬绳。惟帝赫然,迸兹佞人。
爰逮小臣,亦置于刑。于皇明圣,实余寡诚。
大奸既去,遑恤我身。阳德方亨,永底乂宁。
这首诗描绘了朝廷中正直官员与奸佞之臣之间的斗争,以及皇帝最终惩治奸佞,恢复清明政局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以及对奸佞之徒的谴责。
首句“大奸在位,毒流缙绅”点明了朝廷中有奸臣当道,其恶行蔓延至朝中高官,暗示了政治环境的黑暗与不公。接着,“爰及三年,愤积神人”描述了这种状况持续了三年之久,导致民众和神灵都感到愤怒与不满。
诗人随后表达了对皇帝的期待与敬仰:“乃披忠悃,乃吁帝宸。惟帝时嘉,俟时而行。”他希望皇帝能够洞察真相,适时采取行动,清除奸佞,恢复公正。然而,奸臣们却利用权力进行陷害与诬告:“惟彼奸谗,捏搆诬绳。”
紧接着,“惟帝赫然,迸兹佞人。爰逮小臣,亦置于刑。”皇帝终于展现出了他的威严与正义,不仅惩治了大奸,也对其他佞臣进行了制裁。这表明皇帝不仅有能力辨别忠奸,更勇于执行正义。
最后,“于皇明圣,实余寡诚。大奸既去,遑恤我身。阳德方亨,永底乂宁。”诗人感慨于皇帝的英明与圣德,认为奸臣的离去为国家带来了光明与安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皇帝的信任与感激,相信在皇帝的治理下,国家将永远处于安定之中。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正邪斗争的激烈与正义最终胜利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明君的期待。
衡岳高巍峨,气象千年新。
蜿蟺而磅礴,郁极斯降神。
贤豪不世出,天命康时屯。
翊赞中兴业,度越甫与申。
忆昔文皇初,治极乱萌䟴。
中原咸震慑,束手嗟朝绅。
南山豹隐雾,洞庭龙潜鳞。
忠义倏奋发,伊吕起渭莘。
脱却方山冠,改服振振袀。
纵横江海上,飞驶万千䑳。
救民殷拯溺,逐贼如驱磷。
刚大塞天地,奇气一朝伸。
荩劳十六载,日月净无尘。
尘净谢时去,浩浩心如奫。
当其济物时,高情故绝人。
万钟禄不受,在官类隐沦。
先忧忘后乐,仲淹犹非伦。
东山欣再起,位列要路津。
辞荣受艰钜,义进利则逡。
长江万里险,终岁勤周巡。
思枯夜不寐,虑远眉常颦。
人谓已治安,忧患独切身。
竹柏耐冬寒,桂老性愈辛。
贱子侍公久,见灼知尤真。
疾恶如秋肃,嗜善温若春。
世皆颂公义,而未悉公仁。
与公十年别,迹疏情胥亲。
爱我忘分位,书来何频频。
贻我以诗句,语语肝膈陈。
盛德若无有,休休一个臣。
我愧非令器,苦窳空陶甄。
谬膺贤相举,无术隆斯民。
何当罢官去,随公山水濒。
名篇歌反复,腹中如车轮。
《得彭宫保书见示六旬有作赋呈》【清·方宗诚】衡岳高巍峨,气象千年新。蜿蟺而磅礴,郁极斯降神。贤豪不世出,天命康时屯。翊赞中兴业,度越甫与申。忆昔文皇初,治极乱萌䟴。中原咸震慑,束手嗟朝绅。南山豹隐雾,洞庭龙潜鳞。忠义倏奋发,伊吕起渭莘。脱却方山冠,改服振振袀。纵横江海上,飞驶万千䑳。救民殷拯溺,逐贼如驱磷。刚大塞天地,奇气一朝伸。荩劳十六载,日月净无尘。尘净谢时去,浩浩心如奫。当其济物时,高情故绝人。万钟禄不受,在官类隐沦。先忧忘后乐,仲淹犹非伦。东山欣再起,位列要路津。辞荣受艰钜,义进利则逡。长江万里险,终岁勤周巡。思枯夜不寐,虑远眉常颦。人谓已治安,忧患独切身。竹柏耐冬寒,桂老性愈辛。贱子侍公久,见灼知尤真。疾恶如秋肃,嗜善温若春。世皆颂公义,而未悉公仁。与公十年别,迹疏情胥亲。爱我忘分位,书来何频频。贻我以诗句,语语肝膈陈。盛德若无有,休休一个臣。我愧非令器,苦窳空陶甄。谬膺贤相举,无术隆斯民。何当罢官去,随公山水濒。名篇歌反复,腹中如车轮。
https://shici.929r.com/shici/rmU6am.html
山忽飞行水忽止,谁为大块主张弛。
神斤鬼斧削不成,走石流砂皆可喜。
破舟侧卧藏大壑,古盂偃仰沈潭底。
银汉年年仰面看,只今知在深山里。
白龙喷沫怒幽阻,触断崩厓拔地起。
若教变酒浇磊块,想注腹中亦如此。
妙境从来不可求,扁舟十过今游始。
忽里瞿唐三百里,五月悬涛瀑相似。
坐疑天公压浊世,倒翻海水洗尘滓。
飞雪奔雷又入眼,一瞥惊魂卅年矣。
头颅与水争洁白,世路崔嵬生尺咫。
何似仙人绿云中,俯视五岳丘垤尔。
大巧无心奚足怪,奇处纷拿如黍累。
归来寻磴望瀑源,佛阁僧堂半荆杞。
增减谁知千劫过,古今聚貉一丘比。
请看石上满题名,十九询之骨同死。
相期信手掬神泉,共向人间伐毛髓。
《季峰寺观瀑布龙潭作歌》【清·姚浚昌】山忽飞行水忽止,谁为大块主张弛。神斤鬼斧削不成,走石流砂皆可喜。破舟侧卧藏大壑,古盂偃仰沈潭底。银汉年年仰面看,只今知在深山里。白龙喷沫怒幽阻,触断崩厓拔地起。若教变酒浇磊块,想注腹中亦如此。妙境从来不可求,扁舟十过今游始。忽里瞿唐三百里,五月悬涛瀑相似。坐疑天公压浊世,倒翻海水洗尘滓。飞雪奔雷又入眼,一瞥惊魂卅年矣。头颅与水争洁白,世路崔嵬生尺咫。何似仙人绿云中,俯视五岳丘垤尔。大巧无心奚足怪,奇处纷拿如黍累。归来寻磴望瀑源,佛阁僧堂半荆杞。增减谁知千劫过,古今聚貉一丘比。请看石上满题名,十九询之骨同死。相期信手掬神泉,共向人间伐毛髓。
https://shici.929r.com/shici/g3vzI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