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有乌龙兮马有的卢,的卢徇主兮乌龙食奴。
于乎交之借兮无解,孤之托兮无婴。
吁嗟乌龙兮狗之解,吁嗟的卢兮马之婴。
狗有乌龙兮马有的卢,的卢徇主兮乌龙食奴。
于乎交之借兮无解,孤之托兮无婴。
吁嗟乌龙兮狗之解,吁嗟的卢兮马之婴。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狗马辞》,以狗的乌龙和马的的卢为象征,寓言深刻。诗中通过对比,描绘了忠诚与背叛、主人与仆从的关系。"狗有乌龙兮马有的卢",暗示忠诚的狗守护主人,而劣马的卢却可能伤害它的主人。"的卢徇主兮乌龙食奴",揭示了忠诚与背离的反转,乌龙(可能指恶狗)反而吃掉主人的奴仆。
"于乎交之借兮无解,孤之托兮无婴",表达了对忠诚难以持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易碎的感慨。"吁嗟乌龙兮狗之解,吁嗟的卢兮马之婴",则是对这种现象的叹息和哀怜,感叹忠诚的乌龙和的卢最终未能坚守其本性。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通过动物的形象,揭示了世态炎凉和人性的复杂,体现了杨维桢独特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久欲归西山,嚣諠谩鞅掌。
青阳丽江皋,兹焉谐所赏。
岩馀白雪停,水接红霞上。
地轴隐坟夷,天池汇泱漭。
鲛人静安流,玄牝遗清响。
秀色浴层峦,虚光涵万象。
川原信沃膴,景物初骀荡。
览化自靡穷,适性非外奖。
彼美丘园贲,眷言兴我想。
我昔守东吴,君时宰桐乡。
清风逼邻壤,制锦誇循良。
三载如一日,百里弘春阳。
徵书飞彩凤,引鹤辞琴堂。
赤子失怙恃,攀辕泪淋浪。
我侯不可留,所思在甘棠。
见棠如见侯,庸敢剪且伤。
棠兮有时尽,耿耿民不忘。